〈工業技術與資訊〉技術加值融資保證轉智成金
工業技術資訊月刊 2020-09-26 14:10
撰文/陳怡如
工研院首創重金屬銅離子檢測技術,並針對不同的情境及需求,研發固定式、移動式、手持式 3 款感測器,讓水質檢測更加全面。
7 月 27 日,臺灣銀行業高層齊聚一堂,包括兆豐銀行董事長張兆順、臺灣企銀董事長黃博怡等金融界大老紛紛現身,大家全為了「技術加值融資保證專案」而來。
這是工研院攜手信保基金與 26 家銀行組成的黃金三角專案。具三大特色,第一,單一窗口,企業可直接透過工研院協助,進行融資申請;第二,信保基金提供單一企業最高 2.2 億保證額度;第三,還有「三多」特點,分別是融資銀行多,全臺有 26 家銀行受理貸款;受惠企業多,5+2 新創重點產業之中小企業和新創公司皆可申請;技術專利多,工研院超過 17,000 件專利,讓企業技術鍍金又獲金援。
改寫製造導向 創造臺灣智慧價值
出席盛會的經濟部次長林全能指出,資金、人才、技術這三大面向,是中小企業在創業初期最大的挑戰,其中又以資金短缺為最。此次專案就是當企業沒有充分資金與抵押品時,可透過信保基金來創造價值;在技術上若遇到困難,也可從研究機構如工研院提供協助,「過去資金與技術之間沒有很好的橋樑,這次就是打通『任督二脈』,讓技術往產業化、商品化邁進,創造正向多贏的局面。」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科技的創新,需要資本長期投入,臺灣科技發展表現優異,但長期以來資本與科技的連結卻仍有不足。根據瑞士世界經濟論壇(WEF)「2019 年全球競爭力報告」指出,臺灣居全球前四大創新國,百萬人中專利權數量排名全球第三,但資金流動量卻在全球排名第 25,顯示臺灣科技市場與資本市場的接軌存有落差。
劉文雄進一步表示,以產業投資來看,過去臺灣企業的研發投資,高達 80% 放在改進產品和生產過程上,屬於代工思維,只有 20% 放在技術的中長期研發,對臺灣產業的發展也並非好事,「在後疫情時代,全球化重新定義後,在思維上要從『製造優先』轉變成『智慧優先』,打造臺灣智慧價值的總部思維,」劉文雄說。這次推出的技術加值融資保證專案,正是帶動產業技術鍍金,創造智慧價值的關鍵力量。
一向支持工研院連結科技市場與資金市場的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董事長李耀魁表示,智慧財產如果沒有用就像石頭一樣,沒有價值,如何點石成金,把「智慧財產」轉為「現金」?這次「技術加值融資保證專案」可說是把「技術」與「資金」的平台連接起來,發揮「轉智成金」的效果。資金的平台有二個,一個叫融資、一個叫投資;經過工研院評價或是向工研院價購的智慧財產,都可以由信保基金提供 8 成以上的信用保證,銀行就勇於借款給企業,由國家當保證人,甚至比不動產抵押擔保的成數高,方便性更高;銀行願意融資、創投也就願意投資,一條軌道把二個平台都建立起來。
在後疫情時代,紓困過了就要全力振興,信保基金對工研院、其他重要研究機構的技術提供技術保證,讓取得技術的企業可以放心,就像購買不動產一樣,一定可以順利由金融機構取得資金,讓金融機構可以放心的貸放資金,讓這個平台帶領大家從紓困走向振興,發揮「轉智成金」的效能,讓臺灣「大展鴻圖」,實踐成為智慧國家,是臺灣產業轉變的重要里程碑。
2.0 版擴大辦理 有好技術者都能申請
其實早在去年,工研院就積極鏈結科技與資本市場,和臺企銀與信保基金推出「無形資產評價融資」,企業只要手握獲專利之技術,經工研院評估結合評價公司報告,就有機會取得銀行融資。工研院技轉法律中心執行長王鵬瑜透露,去年記者會後,不到 3 個月就有超過 100 家企業提出申請。
王鵬瑜表示,「今年推出的技術加值融資保證專案是 2.0 版」,不限擁有專利的企業,只要是與工研院有合作開發技術的企業也都能申請,對中小企業和新創公司而言「等於我們左邊幫忙找技術,右邊幫忙找資金」。為了評估公司體質,工研院更擬定嚴謹的兩階段審核流程,第一階段由內部組成專案小組,進行查核跟初審,第二階段再由委員會進行審查,通過後才提送信保基金。
「技術加值融資保證專案」自即日起實施,中小企業和新創公司皆可直接透過工研院客服專線進行申請。有了黃金三角助攻,臺灣產業將可在後疫時代,創造出傲人的臺灣智慧價值。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44 期 2020 年 9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白宮變天!美股前景佳 惟須留意三大隱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