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休士頓研究顯示美新冠病毒突變 傳染力增強、口罩洗手難防 但未更致命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2020-09-25 11:06

美國疫情蔓延之際,來自休士頓的研究顯示,新冠病毒 (COVID-19) 持續突變,當地染疫者身上的病毒株大多變得更具傳染力,戴口罩或洗手未必能有效預防,但並未變異為更致命的病毒、或出現不同的臨床症狀。

休士頓衛理公會醫院研究人員周三發表針對 5000 多人的基因序列調查結果,發現美國最常見的其中一種突變病毒,正是休士頓 99.9% 人感染的病毒。

研究人員把這類病毒歸類為始於 5 月 12 日的「第二波」感染;3 月初染疫者稱為第一波。結果顯示,第一波感染病例中 82% 是由名為 Gly614 的病毒株引起,而第二波則為 Gly614 的變種。第二波感染的人通常較年輕,併發症較少,較多人經濟狀況貧窮,也較多屬於拉丁美洲裔。

研究人員說,雖然目前還無法得知造成休士頓第二波感染的所有因素,但推測可能是因為病毒傳染力增強,所有改變都和 5 月 31 日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以及 7 月 4 日國慶日兩次連假有關,以及第一波疫情後期放寬部分限制社交的防疫措施所致。

研究也顯示,儘管病毒變異,但並未變得更加致命,或改變臨床症狀。專家坦言所有病毒都會突變,只是大多不顯著。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 (NIAID) 病毒學家 David Morens 說,最新研究顯示,隨著疫情擴大,病毒可能已經變得更具傳染力。

Morens 表示,雖然這只是單一研究,不需要過度詮釋。雖然病毒可能已經在突變的過程中,找到繞過戴口罩和洗手等阻礙病毒傳播的方法,對疫情研發和防疫工作構成重大挑戰,「但就和流感一樣,我們必須在病毒突變的過程中持續追蹤,並改良疫苗。」

休士頓衛理公會的研究是未經同僚審查的預行本 (preprint),後者已經成為疫情大流行期間,傳布科學和醫學新發現最受歡迎的方法。Weill Cornell Medicine、芝加哥大學、Argonne 國家實驗室、德州奧斯汀大學也參與這項研究。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