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剩一年下台的「跛腳鴨」梅克爾 如何讓歐盟再需要她?

商業周刊 2020-07-12 11:2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梅克爾在政治生涯尾聲遇上全球大流行疫情,以一貫沉穩態度應對,挽回原本因為民粹政治崛起下降的聲勢。(來源 Dreamstime/商周提供)

文●張庭瑋

上半年的全球疫情狂潮,歐洲國家歷經險境。危難時刻,歐盟在任最久的領導人梅克爾(Angela Merkel),擔任德國總理近 15 年,卻能在「跛腳鴨」政治生涯的最後一章,挽回了聲勢。


民粹時代不吃香的特質
讓她一場疫情就重拾權威

2015 年,面對二戰以來規模最大的難民潮,梅克爾的人道政策讓德國迎來了 100 萬名難民,但也使德國社會陷入分裂。接著,民粹政治崛起,各種擅長激情喊話的政治強人當道,梅克爾支持度下滑。2018 年,她艱難的保住第四任總理任期,同年更辭去基督教民主黨黨主席,宣布未來將不續任總理,鐵娘子光環逐漸黯淡。

2020 年,這波 COVID-19 疫情,卻讓德國人紛紛高喊:「梅克爾回來了!」德國自 7 月起接下歐盟輪值主席國。路透報導,以梅克爾為首的德國政府喊話,將「讓歐洲再次強大」。
為什麼一場疫情,讓梅克爾這位長青領導人,幾乎注定要在任期晚年被時代淘汰之際,重新成為穩定歐洲的力量?

《富比世》(Forbes)專文指出,梅克爾對疫情的「真相」,很早就保持高度警戒。她於 3 月 18 日親上火線,近 15 年來第一次上電視公開演說,站在人民面前,冷靜的告訴國人,「疫情很嚴重,要認真對待。」這一場演說吸引了 3 千萬人觀看。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Humboldt University of Berlin)的政治學教授默克爾(Wolfgang Merkel)告訴 CNN:「梅克爾冷靜的向全國傳達訊息,有助於穩定民心,人們對未來深感不安全時,會向政府尋求保護與更多確定的事。」

梅克爾的傳記作家柯內力尤斯(Stefan Kornelius)表示,在民粹崛起的時代,梅克爾沉穩內斂的領導風格顯得過時。《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分析,過去梅克爾行事謹慎、不願冒險的領導風格,在國內一直飽受批評,反對派認為她的保守作風讓德國無法在國際多邊體系中,發揮作用。但在疫情動亂下,她常年累積的社會信任在此刻獲得兌現。「人們需要穩定而成熟的領導者,而非 5 分鐘就發一次推文的人。」柯內力尤斯說。

面對這波流行病,梅克爾沒有慌亂,德國很早就開始篩檢,且篩檢能量高。根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柏林夏里特醫院病毒學研究所所長多李斯特(Christian Drosten)估計,德國每週要篩檢 12 萬人,也因此該國疫情死亡率遠低於鄰近的歐洲國家。

梅克爾凝聚人心的能力,就連德國的反對黨也心服口服。例如綠黨議員馮諾茲(Konstantin von Notz)就在推特上寫:「危機時刻,我們只感到慶幸,有像梅克爾這種總理。」

德國政治學家紐格包爾(Gero Neugebauer),接受 CNN 採訪時說,梅克爾的科學背景,是她危機處理能力的關鍵。《大西洋月刊》也形容梅克爾不但是政治領袖,更是首席科學領導。德國基民黨外交事務發言人哈爾特(Jürgen Hardt)就曾說,「梅克爾對處境的分析很精確,與一般政治人物不同,她會聆聽專家的意見。」

依賴專業意見、坦承自身對於病毒的無知,反而讓她贏得大眾的信任。柏林健康研究所(The Berlin Institute of Health)主席皮爾斯( Axel Radlach Pries)指出,在假訊息氾濫的時刻,梅克爾對資訊的誠實與透明,是德國人還能保有信心遵守政府政策的主要原因。
紐格包爾還進一步指出,由於梅克爾已經宣布了辭職計畫,她不像其他國家的領導人,還有連任的選舉壓力,「她扮演了一個謹慎母親的角色,對樹立好形象不感興趣了,只是想要把工作做好。」

最後的任務:團結歐洲抗衡美中

在僅剩的 1 年多總理任期內,梅克爾又逢德國接任歐盟主席國,她如何把握機會團結歐洲,因應緊張的美中情勢,甚至讓過去相對弱化的歐盟牽制兩強、成為全球穩定力量,為自己留下最漂亮的下台身影?

6 月下旬,梅克爾接受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等 6 家歐洲媒體聯訪時,一面提醒,美國要當全球領袖並非理所當然;一面提到,歐盟應該制定一項能夠反映歐洲利益和價值觀的中國政策。

相較 5 月中國人大通過「港版國安法」,英、美政客罵聲一遍,當時未發一語的梅克爾受到質疑。此時,她強調對香港人權、法治的關切,「是中國和我們之間的問題,」認為中國和歐洲的關係既是經貿上的合作夥伴,也是政治體制不同的競爭對手,但「雙方不溝通肯定是壞主意」,依舊是謹慎務實態度。

未來 1 年,她更傷腦筋的恐怕是接班問題,原本選定的接班人—現任基民黨主席卡倫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在梅克爾強大聲望下難以適應,今年 2 月宣布將不角逐總理,留下政爭變數。梅克爾時代能否畫下完美句點,不僅德國、歐洲,全世界都關心。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1704 期。

來源:《商業周刊》 1704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商業周刊》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