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衝擊經濟!蘇內閣「48小時拍板600億銀彈」搶救3大產業備戰實錄
今周刊 2020-02-22 13:21
撰文 ‧ 今周刊編輯團隊
這是一場「圍堵病毒」與「搶救經濟」雙線並進的艱困戰役。
隨著疫情擴散,國際人流急凍,島內以觀光、飯店、百貨、餐飲…… 等為主力的產業消費力,驟降到令人窒息的冰點,哀鴻聲從四面八方透過各種管道,傳進行政院院長蘇貞昌的耳朵。
2 月 13 日,蘇貞昌拍板定案,為因應武漢肺炎(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行政院將制定「特別條例」,並編列上限 600 億元特別預算,送立法院審議。這筆經費除了將協助觀光運輸、零售餐飲、農業等遭疫情重創的產業度過難關,也預計配合發放價值 20 億元的「振興抵用券」,活絡國內經濟。
跨部會總動員 「非常手段」48 小時拍板 安定民心
時間回到 2 月 11 日下午,蘇貞昌邀集相關部會首長舉行「因應疫情產業紓困方案會議」,當時只是想通盤掌握交通部、經濟部、農委會等單位,各自需要多少「彈藥」應急,再決定相應對策;對於是否要另行籌措財源、編列特別預算,仍未下最後決斷。
當天與會的交通部長林佳龍,先表達觀光運輸業面臨的嚴峻狀況,並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紓困及振興產業方案,希望行政院同意編列特別預算,以免排擠其他業務。
「2002 年(爆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前一年),台灣全年的國際觀光客人次還不到 300 萬,現在每年來台旅客人次已超過 1000 萬,從觀光運輸到內需產業的衝擊,都遠比 17 年前更大。」負責彙整經濟部主管產業狀況的政務委員龔明鑫分析,「SARS 期間政府提出防治及紓困暫行條例,編列五百億元特別預算;但這次武漢肺炎疫情牽涉層面更廣,如果只靠各部會以既有預算『移緩濟急』,恐怕沒辦法滿足總統提出的指示。」
從 SARS 經驗找對策 不只編特別預算紓困 還要振興產業
「如果真的應該做,那就做吧!」聽到這裡,蘇貞昌當機立斷做出裁示,要求與會人士朝編列特別預算方向思考,重新檢討紓困計畫;但除了紓困,也必須同步考量疫情回穩後的振興方案,藉機調整產業體質。兩天後在行政院院會上通過的特別預算案輪廓,就此成形。
從 SARS 經驗研判,當性質類似的武漢肺炎來襲,專做國內外旅客生意的觀光運輸業,勢必成為首當其衝的重災區。
「這些天,我都在痛苦中掙扎,我們公司有 400 多位員工,每位員工都肩負著一個家庭,我對他們的子女也有責任,現在的我,只有咬牙硬撐。」台灣 e-go 觀光巴士董事長徐浩源,提起這波武漢肺炎,正面臨從業 30 年來最嚴峻的挑戰,對運輸業的衝擊,比 SARS 還嚴重 3 倍。
觀光運輸業是重災區 陸客不來+傳染病疫情 雪上加霜
大日月潭觀光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明賢就說,自從 2019 年陸客數量銳減,中彰投地區觀光業者就開始討論成立聯盟,期望整合地域性都會與自然資源,提供互補多元的旅遊行程;但自從武漢傳出疫情以來,當地客流又再減少五成,連外國客(非中國籍)都不見蹤影。
「旅遊不會消失,只是因為消費者信心不足而被延遲。」陳明賢直言,在疫情肆虐當下,傷害衝擊無法避免,花再多行銷費用都無法刺激業績,業者現階段能做的,就是趁機更新設備、進行員工訓練,等待回春時機,交通部提出的短期紓困計畫,對業者不無小補。
來源:《今周刊》 第 1209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今周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