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替代品價格仍高高在上 單層石墨烯商用遙遙無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2-08 08:16


每經記者 師燁東 實習記者 馮彪

最近,三部委發文力挺石墨烯成為先導業,一些公司亦宣佈已經可以量石墨烯,甚至成本已經可以低至3元/克,一時間國內石墨烯業發展似乎已然“風光無限好”。


然而,宣佈量的石墨烯手機等品遲遲見不到“真身”,多位業內人士對此生質疑。一些宣佈可以被量並應用於諸如鋰電池等品中的石墨烯類物質,價格卻都是可替代物30倍左右,被認為並無商業價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程群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單層石墨烯的各種優異性能,還僅僅只能在實驗室體現出來,石墨烯何時能真正量以及低成本量后的商業化,目前仍然看不到方向。

量“石墨烯”依然很貴

數年前,石墨烯的價格曾高達每克5000元,遠超黃金價格。近年來,有一些企業宣稱實現了量,石墨烯價格甚至下降到每克3~5元。

中國石油大學教授李永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在宣稱已經實現量的石墨烯並非真正單層的石墨烯,而大多是晶格缺陷較高、多層堆疊的石墨烯類品,只能保持石墨烯部分特性。

程群峰表示,目前科研單位做研究用的、品質好一點的氧化石墨烯,價格都在每克上千元左右,而真正單層石墨烯的價格仍然是每克數千元甚至數萬元。

按此價格來對比此前在市場上反復被熱炒的石墨烯電池,鋰離子電池裏用的石墨電極和導電炭黑價格在每噸10萬元左右,根本沒有可比性。

在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高級工程師、清華大學博士劉冠偉看來,即便是實現量的所謂“石墨烯”,其對於鋰電池來成本也仍然也高到沒有商用價值。“且不石墨烯作為負極究竟是否能實現,即便低成本的材料可以做替代用,每克3元,意味每噸300萬元,相比石墨價格仍然高出30倍。”

石墨烯類材料亦被認為未來有可能成為電子觸摸屏導電膜的材料。目前手機、平板等消費電子觸摸屏導電膜的主流材料仍然是ITO,中信建投在一份報告中顯示,ITO普遍的報價200~300元/平方米,國最低價格也能達到80~ 100元/平方米,常州二維碳素提供的石墨烯價格在300元/平方米以上,而業內普遍認為成本降到100元/平方米才能有競爭力。

商業化方向仍不明確

價格之外,無論是類石墨烯品還是真正的單層石墨烯,其未來應用方向目前並不明朗。

程群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些廠家宣稱可以量百噸級別的石墨烯,其實量出來的是氧化石墨烯。“目前品質好的石墨烯與氧化石墨烯,主要是院校及機構做科研用,消費量十分有限;至於還有哪裏能用到氧化石墨烯,目前並不明確。”

在程群峰看來,對於石墨烯的應用,目前能看到兩個方向,第一個是軍工航天等需要的高精尖技術品,但是這類品往往並不需要量,難以形成大規模商業應用;其次是諸如輪胎等一些低端品中的輔助材料,但是添加的往往都是石墨烯類品,並非真正的石墨烯。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教授朱宏偉同樣認為,石墨烯在高端品上的應用還是個世界性難題,“原來硅、塑料等材料都是上百年才應用成熟。石墨烯從發現到目前不過短短10來年時間,成熟的製備技術還很漫長。現在一些企業如果想通過石墨烯商用盈利,我認為短期根本不可能。”

“之前國內許多科研機構研究碳納米管,但是20多年過去了,都沒有實現商業化突破。石墨烯的商業化應用也應該做好心理准備,真正單層石墨烯顛覆性的商業化生應用,五年、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后才有實現的可能。”程群峰。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