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未走出實驗室 資本狂熱讓企業哭笑不得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2-08 08:16
◎每經記者 師燁東
在A股市場中,石墨烯概念無疑是熱點題材之一。近年來,稍有風吹草動的利好,石墨烯概念股便有可能集體漲停。實際上,石墨烯被發現之后,一度因為各方面潛在的優異性能被認為是材料界的無冕之王。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則很骨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一些企業奔概念炒作而投資石墨烯業,更有公司反復澄清卻被市場不斷炒作,資本的狂熱可見一斑。但從技術的實際應用到可以量的具體品,國內外目前都沒有實現實驗室之外的突破,石墨烯要真正實現商業運用還任重道遠。
11月30日,工信部等三部委一紙《關於加快石墨烯業創新發展的若幹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台,十余只石墨烯概念股齊齊漲停。
對於資本市場而言,石墨烯早已不是新的熱點。這種目前發現的最薄、強度最大、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一種新型納米材料,被認為是“新材料之王”,一旦石墨烯商業應用實現突破,未來前景難以估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髮現,在中國的石墨烯概念股公司裏,進展較為順利的目前已經開始有實驗性的品進行生、測試,但更多上市公司僅僅是宣佈欲投資石墨烯相關項目,隨后便沒了下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李永峰在表示,在石墨烯業裏,炒概念的企業和資金很多,這反而不利於行業發展。“趁國家當前新的扶持政策,無論是科研人員還是資本,都應該踏踏實實去做,才有利於這個行業的發展。”
石墨烯概念受熱捧:德爾未來股價3月飆漲120%
在資本市場的熱切關注下,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開始謀劃投資石墨烯項目。剛剛搭上石墨烯快車的德爾未來於今年8月10日發布定增預案,擬募集不超過20億元用於投資含石墨烯超級鋰電池項目,並承諾項目完全達后可實現年均營業收入10.08億元,年均凈利潤1.54億元。
自今年9月之后,德爾未來股價從不足11元一路飆升至24元,3個月不到的時間股價飆升超過120%,大幅超過同期大盤上漲幅度。
同樣因石墨烯概念大漲的還有樂通股份。11月26日之后的三個交易日裏,樂通股份連續收穫三個漲停。但是樂通股份的石墨烯項目卻已經有將近一年沒有過消息。公司最早涉及石墨烯是在2013年。當年1月,樂通股份與寧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波墨西)簽訂協議,雙方商定組建合資公司從事石墨烯油墨的研發和生,計劃總投資1億元,公司的注冊資金為3000萬元,其中樂通股份以現金出資2400萬元,占合資公司80%的股份,樂通股份由此搖身一變成為石墨烯概念股。
不過,自從2013年初提出合資公司之后便沒有了下文。直至2014年9月26日,樂通股份發布公告稱,決定暫緩成立合資公司,繼續觀察市場情況等待合適的時機再行成立合資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就公司石墨烯項目進行問詢,樂通股份在回復記者採訪時稱,目前對於是否與寧波墨西組建合資公司,還沒有進一步的消息,而公司目前正在研發石墨烯相關材料。對於研發相關的進展情況,記者試圖獲得更多信息,但是樂通股份並沒有透露。
實際上,2014年以來,至少有超過10家上市公司都曾宣佈將進入石墨烯領域,然而在宣佈之后往往都沒有了下文。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資本市場的浮躁讓很多企業有了投機取巧來“做局”的機會,很多聲稱的投資與技術研發合作,往往“只做宣傳,沒有動作。還沒有投資,企業就在股市上大肆宣傳要研究石墨烯,市值暴漲,真正的石墨烯研發卻不見動作”。
品概念模糊不清:很多“石墨烯”品,難與單層掛鉤
資本熱炒石墨烯概念背后,除了其可能存在的前景,石墨烯及相關品概念上的混淆,也為炒作提供了便利。從概念上講,石墨烯是指由碳原子構成的單層片狀結構的材料,而石墨烯的超低電阻率、高導熱率、高強度等多種“超級”性質,正是石墨烯在單層結構時才能擁有的,很多號稱“石墨烯”的品,卻難以和單層掛鉤。
博士期間在清華大學主攻石墨烯材料方向的馮紅彬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國內學界對於石墨烯及相關品概念的定義比較寬泛,這也是行業內出現多企業及“石墨烯類”品的原因。
以市場曾反復炒作的石墨烯電池為例,“充電速度為普通電池的1000倍”、“充電十分鐘能跑1000公里”等曾經被認為將是石墨烯電池能帶來的突破。然而就目前來言,究竟什麼是石墨烯電池都難以定義,也未能看到有進展性研究。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高級工程師、清華大學博士劉冠偉甚至直接撰文稱“石墨烯電池技術接近於不存在,其噱頭意義遠大於使用價值”。
石墨烯概念股中另一家熱點公司華麗家族則在今年陷入了石墨烯手機的爭議。其大股東是上海南江集團,擁有寧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股權,而在今年華麗家族又發布了擬定增收購北京墨烯(擁有寧波墨西與重慶墨希股權)控股的預案。公司表示,“2015年,墨烯集團會有批量的訂單生和執行,石墨烯將開始逐步進入各行各業;寧波墨西成立於2012年4月,主營石墨烯及製品研發、生、批發和應用技術諮詢服務,將建立年千噸級石墨烯生。重慶墨希成立於2013年3月,主營石墨烯品的研製、生和銷售,將建立年百萬平米級石墨烯薄膜生。”
對於該兩條生,該公司在回復記者的採訪時表示,盡管公司目前沒有直接投資石墨烯項目,但是擬收購的兩家公司相關品已達到規模化生能力,具體的能將根據銷售訂單情況確定。
對於“千噸、百萬級”這樣的石墨烯量級,一些業內人士卻有所質疑。“目前的確有一些打石墨烯名號的品可以量,但是這些品只能叫類石墨烯品,甚至是就不是石墨烯品。比如石墨烯粉體,多層的粉體現在國內的企業可以量,但是多層粉體比起單層粉體會喪失一些石墨烯特有的性質。諸如一些公司提出的氧化石墨烯等品,其實算不上石墨烯,只能叫做碳氧混合物。”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大學教授告訴記者,“在石墨烯的品上,企業喊的數字越大,真實性就越難保證,越可能不是真正的單層石墨烯。”
黑龍江省石墨行業協會秘書長陳育群則直接質疑,“單層或者少層數的石墨烯品,目前還多處在實驗室研究階段,主要需求方也是研究機構與學校,購買時都是按克來計算。如果不是類石墨烯品,而是石墨烯品,真的能生出來幾百噸,賣給誰去?”
多數項目仍處研究狀態:僅掌握生方法,沒有具體品
被認為是石墨烯概念股領頭者的方大碳素(600516,SH)是國內碳素及石墨製品的龍頭企業之一,公司被認為有實力發展、生石墨烯品,並且早於2013年便獲得了石墨烯材料的生專利。在去年石墨烯概念股大漲時,曾有媒體就石墨烯品採訪方大碳素,公司卻回應稱“石墨烯品目前還處於研髮狀態,僅僅是掌握了石墨烯的一種生方法,並沒有具體的品。股票暴漲只是市場的炒作,品離市場還遠。”記者在方大碳素去年的年報及今年的半年報中,並未發現關於石墨烯的相關項目。對於方大碳素目前相關石墨烯研究進展如何,公司證券辦相關人員並未回復。
東旭光電則於去年宣佈佈局石墨烯業,公司於2014年6月與北理工簽署合作協議,打造“東旭光電石墨烯技術研究院”。對於公司目前石墨烯品的投入,公司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相關研究還在實驗研究階段,並沒有品投入量。具體未來如何發展,要看未來研發情況而定。
除了研究中的項目,還有概念股公司目前以投資石墨烯項目為主。烯碳新材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在石墨烯領域的發展定位是“石墨烯業化平台”公司,即通過“業服務平台+業投資基金”的方式,成為石墨烯業化的樞紐型服務平台公司。據了解,公司目前已經參投了相關石墨烯基地及公司。
資本浮躁影響科研:炒概念的資金太多,不利於行業發展
近兩年來,有上市公司已經數次否認涉及到石墨烯相關品,仍然能在否認兩年之后逢石墨烯概念就被熱炒而大漲。
從2013年至今,每逢石墨烯概念股大漲,旗下擁有電池子公司的維科精華一次都沒落下。更為諷刺的是,該公司自2013年便開始澄清公司沒有石墨烯項目,卻仍然擋不住股市中的熱錢洶湧而來。
早在2013的一輪石墨烯概念暴漲時期,維科精華便曾在短短3日股價上漲25%,當時公司便澄清過旗下業務沒有石墨烯項目。
在11月30日跟隨石墨烯板塊漲停后,維科精華對於其仍然被歸入石墨烯概念股有點哭笑不得。公司在回復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已經一直在澄清了,公司真的沒有石墨烯相關的項目”。
類似的還有新華錦。早在2014年6月時,上市公司就曾經澄清與石墨烯無關。接受採訪時新華錦方面亦表示,相關石墨烯的項目與集團公司有關,上市公司並無相關項目。
一位券商分析師則直言,之所以會出現公司澄清沒有相關項目仍被熱炒的現象,就是因為看好石墨烯的前景炒概念。“至於多少年才能量而后商業化,並沒有人關心。”
一位石墨行業的業內人士對此也頗為無奈。“每當石墨烯概念熱炒的時候,都會有一些不懂業也不懂股市的大爺大媽來問我,石墨烯這個東西好不好?我只能告訴他們未來的前景肯定好,但是什麼時候能量、商業化並有公司以此為主營業務,真不准。”
李永峰認為,資本的浮躁甚至帶入到了研究中。“現在進入石墨烯行業的企業和資金都比較多,這是好事。但是,現在炒概念的企業與資金也很多,反而不利於行業發展。趁國家當前新的扶持政策,資本應該挑真正有所發展的去做,才有利於這個行業的發展。”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