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美11月ISM製造業PMI意外下滑至48.1 道瓊盤中跌破200點

鉅亨網編譯林薏禎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週一 (2 日) 公布美國 11 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意外下滑,自上月的 48.3 降至本月的 48.1,低於預期且連續第四個月收縮,新訂單指數更創下 2012 年以來最低水平。

數據公布後,道瓊盤中跌勢擴大,截至台北時間 23 時許,道瓊跌幅逾 213 點,暫報 27837.49,那茲達克下跌 109.13 點,暫報 8556.99 點:;標普 500 下跌 26.10,暫報 3115.13。


ISM 製造業 PMI 細項指數:

  • 新訂單指數報 47.2,前值 49.1
  • 生產指數報 49.1,前值 46.2
  • 雇傭指數報 46.6,前值 47.7
  • 供應商交貨指數報 52.0,前值 49.5
  • 存貨指數報 45.5,前值 48.9
  • 客戶端存貨指數報 45.0,前值 47.8
  • 價格指數報 46.7,前值 45.5
  • 未完成訂單指數報 43.0,前值 44.1
  • 出口訂單指數報 47.9,前值 50.4
  • 原物料進口指數報 48.3,前值 45.3

11 月份 ISM 大部分關鍵指標皆處於收縮水平,其中僱傭指數報 46.6,較前值下滑 1.1,出口訂單下滑 2 至 47.9,報告指出,主要原因為美中兩國仍在尋求貿易爭端的解決方法。

另外,供應商交貨指數本月唯一呈現擴張的指標之一,較前值上升 2.5,達到 52。

ISM 主席 Timothy R. Fiore 表示,全球貿易問題仍然是最重要的跨產業議題,他稱,在六個主要產業中,食品、飲料和煙草製造業仍然是最強勁的,金屬製造業則是最弱。 總體而言,11 月的市場情緒對近期增長態勢抱持中立態度。

另外一製造業重要指標 Markit 製造業 PMI 則呈現擴張,達到 52.6,略高於預期,且優於 10 月的 51.3,Markit PMI 的增長主要反映產量、新訂單以及就業指數的增長,為近七個月以來最佳表現。

IHS Markit 經濟學家 Chris Williamson 表示,製造業 PMI 連續第三個月上升,顯示美國製造業已逐漸擺脫困境。新訂單和產量以最快的速度增長,激勵企業提升僱傭人數,企業出口也恢復上升趨勢。

不過他認為,有鑒於貿易價格上升與需求減緩,關稅與貿易戰造成的破壞性影響依舊不可忽視。

本週五 (6 日),市場將密切關注製造業放緩和貿易戰對整體經濟的影響。美國勞工部即將發布關鍵的非農就業報告,接受道瓊 (Dow Jones) 調查的經濟學家預計,就業增長將從 11 月的 12.8 萬急升至 18.7 萬人。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