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該選擇當木匠還是園丁?藍佩嘉分享最理想的親職教養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9-08-23 14:04
文.洪寶山
去 (二○一八) 年一部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再次開啟社會大眾對親子教育話題的關注,家長們也重新檢視自己教導孩子的方式。從市面上玲琅滿目的教養叢書來看,凸顯出國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且全心全意提供最佳的資源給下一代。東西方的教養腳本讓國人效仿及參考,但能否適用於家中孩童,進而減輕父母擔任理想親職的焦慮感?
台灣大學社會系特聘教授藍佩嘉長期關注社會家庭、階級不平等及親職教養等議題,站在社會學者角度,剖析台灣不同時期的社會價值觀與教養策略。以早期與現代相比,三十年前,台灣在「拚經濟」的年代,父母將小孩拉拔長大是盡到社會責任。至今生兒育女已成為個人選擇,父母對孩子教養的重視也大幅提高,讓藍佩嘉提出「拚教養」一詞來解釋以下現況。
擔任「親職」為何變得更加困難
現代數位資訊的發達,人們容易取得全球的政經新訊及文化知識,其中包含教育知識的推廣。自從台灣經濟起飛後,許多家庭的經濟資源及教育程度明顯提升,但這可假設教養孩童會比早期更加容易?事實不然,藍佩嘉從先前實查的經驗分享,「教養」的難易度並非預期所想,而是呈現反比。
原因在於,不同年代家長對於童年的定位有極大的轉變,教養子女的責任義務變得更加沉重,可歸納出以下因素。第一,「孩童要有快樂的童年」,這觀念與過去父母成長的背景並不相同,絲毫無經驗可參照。第二,隨著整體社會發展,擔任親職成為「個人的抉擇」,看似自由,實際上需要背負社會各種潛藏的輿論及指點。
第三,教養成為「國家監看的對象」,不再只是個人的行為。社會上雖提供多項資源及協助,但依照家庭的個別差異,其實間接增加父母擔任親職的壓力。特別是中產階級的父母,自主學習新興的教養模式並參照書籍指導,看似有計畫性且正確的教養過程,並不見得能減輕家長的壓力及提高孩童健康的發展。
以現在五、六年級的父母為例,過去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成長,現在享受到豐盛的成果,成為所謂的第一代中產階級。相對於過去的教育方式,這世代父母不會傳承上一代傳統的教養模式,而是吸取當今自由民主及多元化的方式教育下一代,產生拚教養的行為。
孩子性格深受家庭影響而不同
藍佩嘉解釋,「拚經濟與拚教養是兩個極為不同的目標」,不能相提並論。教養是個參雜許多不確定性的過程,就算父母為孩子多努力付出,還是會產生非預期的結果。因為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無法控制的因素甚多,且受到家庭背景及教養方式的差異,衍生出孩子獨特的個人特質。
她說,過去訪查全台六十幾個不同社經背景的家庭,面對同樣教養議題,父母承受不同的挑戰及壓力。首先,「協作教養」是中產階級最常見的教育方式,家長為孩子安排組織性課程、重視孩子全人發展,提供多元的學習機會,此舉動並無對錯,但長期讓孩子接受成人的種種安排,間接壓抑他們的獨立自主性,導致孩子變得被動。
而勞動階級,在台灣多屬於隔代家庭或父母親常忙於工作,無法時時刻刻陪孩子成長,教育方式偏向「自由放養」,又因資源及經濟條件有所限制之下,有些孩子在生活學習上較無受規束且能自得其樂,以某些角度來說,反而能發展出獨特的創造力以及想像力。
全球化帶來的機會與風險
藉此,藍佩嘉特別強調,家庭背景的優渥程度,在孩童學習發展的過程時,並不是絕對性優勢。然而,國內為了平衡城鄉差距及社經地位較弱的家庭,政府也發展多元入學的制度,縮小資源不平等的差距。使得偏鄉地區的孩童不會因環境受限,而失去應有的學習權利,進而提升整體社會的競爭力。
如今,我們的下一代已不單是面對國內的競爭,而是挑戰跨國的勞動市場,雖然全球化為國人創造許多就業機會,但也增添父母替子女擔憂未來生活。舉例來說,若是中產階級的子女,未來能否保有與父母相同的經濟地位,甚至擁有更好的生活環境。而勞動階級的家庭,較可能受到資本外移或外來引進的衝擊,打擊國人就業的安全性,後續則牽涉到國內跨國婚姻等社會變遷等影響。
就此,順應各種社會環境的挑戰,父母想盡辦法提供最佳的教育資源給子女,希望能透過西方教育培養孩子自由且創新的思想,來因應媒體所強調「中國年輕人具有狼性的文化特質」。不過,在西方教養的引進之下,藍佩嘉另有一番見解,她說,「不同的教育體制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但是媒體會將他國的教養策略浪漫化。」
坊間報導各國的教育策略,使得國人對於其他教育體制有特別的憧憬。此刻,藍佩嘉語帶沉重的表示,面對不同社會背景的制度,難免會造成一些矛盾及衝突。比方說,家庭成員的差異性、文化制度上的隔閡等,都會造成教養腳本在本國的不適用。
因此,藍佩嘉提出解決的方式,就是「父母不須替孩子的未來焦慮。」家長總是用盡心力為孩子鋪設前方道路,寄望他們能功成名就。但全球市場變化及產業趨勢難以預測,無人保證當今的產業能永久不衰。所以家長須做的是建立起孩子能接受各種挑戰的心理準備。
最好的教養風格 「園丁」vs.「木匠」
到底父母該如何教養兒女呢?藍佩嘉回答,「這沒有標準答案」。她解釋,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若能針對孩子的特點且能符合家庭所有條件,適當安排及規劃就是最佳的教育方式。
借用美國一位心理學者的說法,教養風格比喻為兩種「木匠和園丁」。前者,父母替孩子規劃及掌握人生。如同「木匠」般事前擬定藍圖並遵照執行,確保過程中沒有絲毫的錯誤,來達到目標成果。這並沒有什麼不好,但不是教養的最佳方式。
最理想的教養方式是後者,學習當個「園丁」,就像照顧一座花園,定期的澆花與施肥。我們無法控制外界因素,如:天災、害蟲等干擾。而教養子女就是如此,父母盡到基本養育之責任適時照顧,讓孩子像植物般自然的開花結果,成為具有韌性且堅強的特質。
所以藍佩嘉建議天下父母,讓孩童健康發展就是最理想的親職教養,過於干預及控制,反而衍生更多的衝突及焦慮。同樣,孩子也不能期望父母必須犧牲奉獻,父母也有享受人生的權利。她說,「親子關係應該像個團隊,雙方相互體諒及理解,發展適合彼此的生活方式,也許能減輕父母擔任親職的壓力。」
來源:《理財周刊》 991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理財周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