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老餐廳闖股市代表 Mr. Onion市值3年縮8成啟示

商業周刊 2019-08-18 12:32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老餐廳闖股市代表 Mr. Onion市值3年縮8成啟示。(圖:商業周刊)

文●韓化宇

這是堂價值超過 12 億的失敗學。

上櫃餐飲公司天蔥,旗下最知名品牌為 Mr. Onion 牛排館,前身是天母紅極一時的西餐廳「洋蔥」。全盛時期,天蔥達 32 家店鋪,首創 500 多元價格帶的排餐,可自由選擇沙拉、麵包等 7 種餐點,「高 CP 值」策略,讓天蔥迅速竄紅。

2014 年,食安風暴最熾烈之際,天蔥逆勢於隔年風光上櫃,更是老牌餐廳走向資本市場的成功代表。

今年 8 月 8 日,天蔥舉行股東臨時會,提前改選董事會,董事長盧俊賢憑藉股權優勢,大幅改組,由公司派全面掌握董事會。

團隊大改組,導火線,是逐漸下滑的業績。過去 3 年,公司營收下滑 62.6%,淨利由盈轉虧,市值也從最高的 14 億 7 千萬,縮水為 2 億 3 千萬,每股淨值跌至 5.64 元,面臨被打入全額交割股的危境。

Mr. Onion 從全盛時期 32 家店,到今年底預計縮減為 7 家,4 年掛牌一場空。上櫃前,盧俊賢發下豪語,要讓天蔥年營收破 10 億、員工有錢賺,現在卻得從頭來,到底它經歷了什麼?

拚展店,培訓不足遭負評

2013 年登錄興櫃前一年,它用百花齊放方式,在桃園、嘉義、台南、新竹、台北、台中、屏東等縣市大舉展店;2015 年上櫃後,版圖擴及高雄、花蓮,店數升至 32 家,達到顛峰。

天蔥上櫃,本來就計畫借力資本市場的力量擴張,只是,為了追求快速成長,卻落入管理跟不上的陷阱。

一名前高階主管表示,當年碰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展店太快」,光是 2013 年到 2015 年就開 32 家店,每店需要 10 到 20 位內外場服務人員,人才訓練速度跟不上開店速度,讓負評開始在網路上流傳,營收開始下滑。

營收衰,改做中餐董事反對

天蔥改選前有 4 席一般董事、4 席獨立董事,這 8 席董事都是盧俊賢邀請來擔任,按理對公司的經營方向不會有太大歧見,未料,竟爆發董事會分裂。

盧俊賢說:「台灣餐飲市場已經是 M 型化發展。」像 Mr. Onion 這種中價位牛排館,定位很模糊。所以他主張轉型做中餐,於去年底成立港點餐廳「點八號」,但獨立董事弘鼎法律事務所執業律師鄭秀惠出具意見表示:「公司營運虧損的主要原因,是經營層的經營管理能力不佳、營運策略混亂導致……,應積極尋覓具備西餐品牌經營管理相關經驗的人才,來挽救公司的營運危機及活化品牌。」

董事會之間的不和諧,也會讓經營團隊難以施展,痛失不少人才。2017 年到 2019 年上半年,短短 2 年半時間,天蔥走了 11 個高階主管,包含 3 個總經理、2 個策略長,等於平均每 3 個月,就折損 1 人。

今年,天蔥又因為獨董與董事對公司的經營方向不認同,加上對減資有意見,讓公司決策「卡卡」,盧俊賢還為此召集臨時股東會,改選董事會,最後 4 董 4 獨董縮減為 2 董 3 獨董,並全換上公司派的人選,如此一來決策更順暢,但,也可能落入一言堂的局面。

這次天蔥大改組後,轉型中餐生意,是對是錯,仍需要時間驗證,並沒有標準答案。

盧俊賢的決策邏輯是,西餐並非台灣人主食,所以積極轉型中餐。然而,在成立「點八號」之前,2016 年他曾引進號稱比「海底撈」更火紅的北京知名悶鍋品牌「黃記煌」,才開 2 年就撤櫃。

轉型,得檢視本業為何挫敗

全國商業總會品牌加速中心品牌長高端訓則認為,不管要走哪條路,問題的關鍵始終是「有沒有足夠的資金與人才做轉型?」如果跨足中餐體系,卻沒有擅長中式料理的廚師與研發人才,那轉型有何意義?

高端訓不贊成本業出現狀況,就另闢戰場,應回頭檢視,本業出現狀況的原因是什麼?他反問:「如果連擅長的西餐都做不好,做不熟悉的中餐不是更困難?」

他強調,台灣人對西餐的接受度是很高的,「西堤牛排 1 年可做 20 億營業額。所以經營狀況不佳,不完全是西餐市場的問題。」

如果再來一次,盧俊賢還會不會落入這些轉型陷阱?截至截稿為止,經多次聯繫,盧俊賢仍婉拒說明。

一名西餐同業說:「業績往下走的時候,如果資源多、底子硬的餐廳,可以透過再投資,創造新話題,重新擦亮品牌;但如果缺乏資源,就會撐得很辛苦。」

其實,我們多數人會計算轉型的失敗成本,卻常輕忽內耗的隱形成本。這個老餐飲品牌,用它的經歷,讓我們再度見識:轉型最怕的風險,不會來自對手,而是難以齊心的團隊;目標不一致的隊伍,永遠走不到任何地方。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1657 期。

 

來源:《商業周刊》 1657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商業周刊》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