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最要健脾袪濕!中醫師必推祛濕明星:薏仁水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9-08-05 10:12
文/早安健康編輯部
長夏:健脾袪濕
時序進入長夏, 天氣依然濕熱多雨, 外界濕邪易影響人體健康; 而長夏的特點在於陽氣從極盛轉為閉藏,因為陽氣在人體內扮演推動器官功能的作用,可想見這時人體新陳代謝也會隨之減緩,濕氣代謝不掉,容易疲倦沉重、沒食慾、虛胖水腫,累積成痰濕還可能引起三高等疾病。
也因此從中醫觀點來看,長夏的養生重點在於祛濕,而祛濕一定要同時健脾!中醫認為「脾主運化」,也就是說,脾的功能在於將消化食物得到的水分與營養,輸送到全身各個器官進行利用,健脾能讓資源都去到該去的地方、發揮應盡的作用,防止體內繼續堆積濕氣,否則要是脾虛了,再怎麼努力排濕氣,體內還是有源源不絕的濕氣產生,等於是白忙一場。
行動上:這時期多雨水,濕氣重,溫度高,加上天暑地濕,應注意不要在濕地久停、坐臥,也不要淋到雨。運動發汗能幫助排濕氣,建議每周運動 3 次、每次 30 分鐘、心跳達 130 下最佳。
飲食上:盡量避免吃冰品、冰飲、油炸食物、甜點、麻辣鍋、喝酒等會造成脾胃負擔的食物,餐餐控制在七分飽,就能避免脾胃虛寒、大飽傷脾;多喝溫開水活化內臟、促進體內循環,多吃屬脾的黃色當令蔬果,如香蕉、鳳梨、木瓜、地瓜、小米、玉米等,都能養出好脾胃。
至於排濕,中醫師必推的明星食材就是健脾祛濕、利尿消腫的薏仁,加水煮成薏仁水即可飲用;如果覺得一成不變,路志正中醫師建議加上清熱解暑的綠茶一起沖泡,別有一番風味。
長夏是第 5 個季節?
夏末秋初的這段時間,中醫稱為「長夏」,意指夏季的延伸,同樣出自古籍《黃帝內經》,具體時間依各家解釋有所不同,較常見的說法是以夏天結束前最後一個節氣「大暑」(7 月 23 至 24 日之間),加上秋天開頭的「立秋」(8 月 7 至 9 日之間)、「處暑」(8 月 22 至 23 之間)。
大暑養生術
大暑(7 月 22 至 24 日之間)是夏末最後的節氣,高溫且常有午後雷陣雨,濕熱難耐,應避免為消暑貪吃冰品或涼飲而傷脾。也因為陽氣正盛,是祛除寒濕、冬病夏治的好時機。除了做好防曬,流汗可降低身體溫度,冷氣不要開太強,食慾不振可補充清熱解毒的退火食品如西瓜。
三伏貼,就是最為人所知的冬病夏治療法之一,將帶有熱性的藥餅直接貼敷於穴位,經由中藥熱性刺激、滲透進穴道,扶助正氣,調理過敏等症狀,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立秋養生術
立秋(8 月 7 至 9 日之間)意指秋天來臨,但事實上這時尚未到秋高氣爽的時節,反而是盛夏餘熱加上秋陽肆虐,也就是俗稱的「秋老虎」。
隨著氣候逐漸乾燥,需要多補充水分幫助抗秋燥,也可多多食用富含水分及微量元素的當季蔬果,以改善皮膚乾癢、口乾舌燥甚至是便祕等情形。注意不要過度保暖,讓身體適應環境氣溫等變化,免疫力才能維持平衡。
處暑養生術
處暑(8 月 22 至 23 日之間)來臨,代表一年之中最炎熱的三伏天終於結束,暑氣到此為止,接下來日夜溫差逐漸拉大,進入容易生病感冒的時期。處暑的養生重點在於補充水分,也可以吃一些清熱安神的食物,例如百合銀耳蓮子湯,幫助季節變化時期的身心調養。
平時代謝不好的人,可能會出現秋乏的症狀,由於濕氣仍然殘留在體內或空氣中,濕氣若不排出就會導致腫脹,體內排毒功能也會減弱,此時透過拍打位於膝窩中央的委中穴,毒素與濕氣就能排出體外,身體也會越來越有精神。
來源:《早安健康》 2019 年 8 月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早安健康》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