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技術資訊月刊〉方彥翔領跑Micro LED國家隊
工業技術資訊月刊 2019-07-13 14:00
Micro LED 具有低功耗、高亮度等優勢,市場對其取代 OLED 作為下世代照明技術,無不寄予厚望。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副組長方彥翔深耕 LED 技術,認為台灣 Micro LED 的發展有賴產業橫向聯繫,組織產業聯盟,鏈結全球材料/精密設備/半導體/ IC / LED 等相關資源,打造 Micro LED 專用試量產線,獲第六屆國家產業創新獎「創新菁英獎」。
方彥翔還記得,5 年前,面對台灣應如何布局下世代顯示技術,應選擇哪項技術,院內曾有過一番討論,「當時許多人都傾向發展技術較成熟的 OLED,但三星在 OLED 技術開發與成本優勢已大幅領先,不利於競爭,」方彥翔認為,投入具前瞻性但難度高的 Micro LED ,「要就要跑在世界前端,」獲得工研院電光系統所所長吳志毅、副所長高明哲及組長朱慕道、組長林建中等的大力支持、強大技術團隊支援、經濟部技術處經費補助及林淵博博士在處內的溝通下,也啟動了台灣 Micro LED 的發展引擎。
相較於過往的顯示技術,Micro LED 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其製程所牽涉的領域非常廣,方彥翔表示,「企業通常只熟悉自己的業務,必須有一個平台把產業鏈全部串接起來。」在方彥翔建議下,2016 年底工研院成立「Micro LED 聯盟」,橫向鏈結國內外半導體、IC、PCB、設備及封裝,共同開發關鍵技術,並針對品牌廠所需的系統規格串連供應鏈,為廠商找到「出海口」。其中,室內顯示屏已進入試量產測試,電競螢幕、車載螢幕等產品,數年內也將看見成果。
要說服跨領域廠商共同投入平台並不容易,方彥翔逐一克服挑戰,「最大樂趣就是成功說服國內外系統、品牌大廠實際投入大量資源參加研發平台!」他指出,溝通的關鍵是要站在對方立場,設想如何解決痛點,並充分掌握不同國情與思考模式。像是到日本拜訪廠商,「日人英文好不好不是重點,用母語還是最能表達出實際內心的想法,請翻譯用日語溝通,比直接用英文,更能打動他們。」
家中為鐘錶盤商,從小看著父母親讓利予下游商家同時兼顧上游的銷貨數量,讓方彥翔對產業鏈共好這件事有著強烈使命感。台灣 LED 產業在全球名列前茅,工研院在 Micro LED 的專利數量上也高居全球第 3 名,台灣必須要把強項連結起來,站在既有的利基發展,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他也期許,能盡一己之力,整合跨領域技術,協助產業翻轉躍升,讓台灣在下世代顯示技術中持續發光發熱。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29 期 2019 年 05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供應風險與需求疲軟拉鋸 油價短線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