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老行庫轉型拚消金 卻面臨人力流失困境
鉅亨網記者郭幸宜 台北 2019-06-23 13:00
公股行庫過去主要靠企業金融撐起獲利半壁江山,但台灣銀行家數過多,企金業務長期陷入殺價競爭,讓銀行利差一路下滑,為創造多元獲利結構,部分公股行庫近年積極推展消金業務,開始大賣基金、保險順便幫忙推銷信用卡,龐大的業績壓力也讓銀行深陷新進員工離職率偏高的困境。
公股行庫幾乎每年至少都有一次大規模徵才規劃,且主要職缺以一般行員、理財專員為主,而這樣年年大舉徵才,除了因應業務擴張、填補退休人力缺口外,另一原因在於新進員工離職率偏高,導致行庫必須年年藉由大舉徵才補齊人力需求。
日前召開股東會的兆豐金、第一金兩家公股金控旗下子公司就有員工反映,公司大力推動財管消金,三天兩頭要求員工頻繁推銷基金、保單,讓行員備感壓力,不少新進員工到職一年內離職率比例高達 1 成,第一金證旗下營業員更因多了推銷保單業務,導致離職率飆升至 2 成。
受到市場利率長期偏低影響,讓依賴企金放款維生的公股銀行面臨轉型壓力,相繼將目標轉向消金,除透過與投信、保險公司合作,藉由銀行通路優勢向自家客戶推銷保單、基金與信用卡,幾乎每家分行與行員身上都掛有業績 KPI 壓力。
不只銀行員苦,在金控交叉行銷政策下,部分子公司像是產險、證券業也要幫忙兄弟公司銷售理財商品,以證券業來說,多了財富管理業務後,傳統營業員不僅要考取相關金融執照,跟著賣起保單、推銷信用卡。
為推廣財管而發動全員行銷,在業績壓力驅使下,有些行員為求達標除了向周遭親友推銷外,甚至還會自掏腰包參與新基金 IPO 自己做業績,而沉重的業績壓力讓銀行員備感壓力,不少原本看好公股銀行穩定前來報考的,最後仍因受不了行銷壓力選擇不如歸去。
事實上,過去被視為是金飯碗高度憧憬的金融業,在市場行銷競爭激烈下已有逐漸褪色跡象,但考上後不代表就會待的久。根據行庫內部資料,近幾年行庫 30 歲以下的新進年輕員工離職率約 2~3 成,許多到職一年內的新進員工離職率平均約 1 成,此一現象在積極推展財管業務的公股銀行中尤其明顯。
金融圈人士說,在論資排輩的公股行庫中,新進員工想要升遷通常要靠時間熬,加上背負行銷業績壓力,讓不少懷抱憧憬的年輕人到職 2 年內最後仍選擇離職,歷史悠久擁有品牌優勢的公股行庫留不住年輕人成為銀行一大警訊。
- 白宮變天!美股前景佳 惟須留意三大隱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