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對於不想發生的事 錢花越少越好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9-05-29 17:35

撰文: 林銘水

最近讀了一本書《反脆弱》,作者是著有《黑天鵝效應》一書的知名作家塔雷伯先生。書中給了「反脆弱」全新的定義—在不確定性中獲益。

一般人可能認為脆弱的反面是堅強或是堅韌,其實這樣的認知是不對的,因為堅強或堅韌只能讓自己在不確定性中不受傷;而「反脆弱」是要在不確定性或是從波動中受益,利用不對稱性,在有限的損失下,帶來無限的收益。

把反脆弱的定義拿來對比現代保險也相當吻合,保險的定義是「藉由多數人的合作,分散危險、消化損失」。就經濟觀點而言,保險是一種互助的經濟制度,它要解決的是「沒時間」的問題,因為如果有時間,大部分的人都可以循序漸進,賺取一生揹負經濟責任所需的財富。因為突發事故可能導致我們中斷收入,此時就要靠保險理賠,把小錢變大錢,以獲取足夠的經濟補償,這就是保險的「反脆弱性」。

從上述的觀點來看,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的儲蓄型保險,它並不具備反脆弱的能力,因為繳了與保額相當的保費,如果不幸在下一秒身故,最多也只能拿回本金,再加上一點點的利息,對於留下來的家人而言,就算能度過失去親人的傷痛,接下來要面臨的卻是無以為繼的經濟壓力。

保險同時也具有從波動性中獲益的特性,它所承保的風險,是不可抗力所造成的損害。換句話說,我們想轉嫁的無疑是人們所不樂見的事情,既然是不願意發生的,卻又不得已需要購買,就一定要用最少的錢去買。

是的!對於想要發生的事情,錢花得越多越好;對於不想發生的事情,錢花得越少越好!

用最少的錢,買到足夠的保障,與反脆弱的「在不對稱性中,以有限的損失帶來無限收益」,有異曲同工之妙。

保險談的就是生命的反脆弱,因為擔心財務能力不足以因應風險,所以透過保險把小錢變大錢,故必須以滿足保障需求為前提,而不是以儲蓄投資為目的。在反脆弱的前提下,才能界定出買保險的對、夠、好,做好風險規劃,使得財務目標不受到保費支出排擠。

 

來源:《Money 錢》 2019 年 6 月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Money 錢》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