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看世界〉人造肉風頭正健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2019-05-18 14:00
在川普拉高美中貿易緊張局勢之下,全球股市大多經歷了糟糕的 5 月,不過卻有一檔個股異軍突起,帶動一整個概念股衝高,就是「人造肉」的表現。
據《彭博》報導,Beyond Meat Inc. 的 IPO,帶來了一波新的精英力量。這家公司的 6 大股東,包括 Twitter Inc.、麥當勞、Honest Tea 和 Pritzker 家族,自 5 月 1 日這檔股票以來就未曾賣出股票。這是個聰明的決定,讓他們的持股共增加了 16 億美元價值。
人造肉的牛市
即使在本週動盪的美國股市,「人造肉」的牛市跡象均未減弱,甚至於沒有實際人造肉業務的 A 股,也能從想像中上漲一波。如今,Beyond Meat 市值已逼近傳統肉類供應商 Pilgrim"s Pride Corp. 的 73 億美元。
Beyond Meat 的成功也顯示,模仿肉類味道的蔬菜漢堡,正變得愈來愈為大眾所接受。
先進國家現在正努力減少肉類的消費,主要原因包括了健康因素、環保及動物福利的考量。根據 TD Asset Management 預估,到 2030 年,替代肉類產業的價值可能超過 340 億美元,相當於未來 10 年 40% 的年增長率。
多種技術正在研發
這些以植物為基礎做成的「肉」,主要由植物蛋白製成,通常是小麥、豌豆或馬鈴薯,藉由甜菜根汁等天然色素製造「血液」。
另一家美國公司 Impossible Foods 開發了一種植物版血紅素,可以賦予這些食物牛肉的色澤及味道。在 Beyond Meat 成功上市後,Impossible Foods 也順利在最近的融資活動,成功募資 3 億美元。
還有一類人造肉,被稱為培養肉或清潔肉類,使用動物幹細胞產生。這些細胞在實驗室生長,和畜牧業的飼主相比,這些「造肉」的過程更接於培養替代組織和器官的科學家。雖然這些技術還未成為餐館上的食物,但這些技術正獲多方探索,可能很快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
對投資者來說,更著眼於其商機,Beyond Meat 提供了一個成功的例子。
早期投資人收獲滿滿
Lever VC 的創辧人兼管理合夥人 Nick Cooney 表示,即便是 IPO 前才參與融資的後期投資人,都在這次的公開上市大賺一筆,早期投資人更是最大的贏家。
Cooney 是 2015 年投資 Beyond Meat 團隊中的一員,當時 Beyond Meat 的價值僅為 1.45 億美元,而週四 (16 日) 時,公司市值已經達到約 56 億美元。
Cooney 指出,人造肉市場有著巨大的潛力,是當前產業的趨勢。除了在美國,在其他市場也是如此。
矽谷投資者 Kleiner Perkins 和 Twitter 聯合創辧人 Evan Williams 的投資部門 Obvious Ventures,是這家公司的最大股東,Twitter 另一位聯合創辦人 Christopher Isaac“Biz”Stone,也是這次 IPO 案的贏家。
Williams 在 Beyond Meat 的投資,甚至高過了 Twitter。Obvious Ventures 持有的 Beyond Meat 的股權,現在價值 4.14 億美元,比 Williams 在 Twitter 上所擁有的股份,還多出 1000 萬美元。
當然,股價走高不會一直持續下去,短期做空者也在增加,但對於忙於尋找投資題材的投機者,這已成為他們正加強關注的新領域。
- 2025這樣投資AI最穩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