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MIT學者蔡立慧發現阿茲海默症新療法 小白鼠認知能力獲提升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9-03-21 18:10

根據 MIT News 報導,台灣中研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 (MIT) 腦神經科學教授蔡立慧及其研究團隊發現,可望藉由特定頻率的光能和聲音,治療阿茲海默症;對小白鼠進行的實驗顯示,其病理特徵有所減少,認知能力則隨之提升。

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部,會出現β類澱粉樣蛋白和 Tau 蛋白沉積的現象,長期研究阿茲海默症療法的蔡立慧研究團隊,採取 40 赫茲的聲音刺激方式,對小白鼠進行實驗,觀察其腦中β類澱粉樣蛋白的變化。

實驗結果顯示,歷經 7 天療程後,小白鼠腦中的β類澱粉樣蛋白,有減少現象,對物體、空間的識別能力,則有所增加,意味著認知能力獲得提升;對照組的小白鼠 (未接受療程或隨機接受聲音刺激),認知能力並無顯著改變。

值得注意的是,當 40 赫茲的聲音搭配光能同時使用時,對於清除β類澱粉樣蛋白,似乎有更好的作用。

蔡立慧表示,對於這種療法,能否適用於人類患者,仍待進一步研究;目前,研究人員已在受試者協助下,對該療法進行了安全性測試。

過去對阿茲海默症病理特徵的認識,多主張β類澱粉樣蛋白和 Tau 蛋白的沉積,是致病原因,如今看來,該現象較可能是罹病造成的結果,相關研究正試圖從此一角度,找出治療方法。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