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網上買手機 魅族卻要談談線下的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2-01 09:12
上周六,魅族在廣州開啟其第2000家授權專賣店。
從2009年的首家開幕到今天的第2000家,魅族用了8年多時間證明自己在線下的拓展方式。周末,魅族銷售事業部總監華海良與媒體進行交流,談魅族這些年在渠道的經營。
線下渠道的開始
華海良是魅族老人,按他的法,自己“創業就在魅族”,大學畢業論文就是關於魅族的,其中兩個要點:粉絲文化和如何與用戶更貼近的營銷。
華海良笑稱自己的畢業論文在魅族進行了實踐,而這種實踐的效果最終在今天解除了果實,魅族雖然也被看做互聯網手機品牌,但區別於小米的是,它有積攢多年的下渠道做基礎。
魅族從MP3時代服廠商走齣電腦城開專營店,在當時,3萬元已經是一筆大投資,所幸魅族當年意識到這點比較早,如今開一家專營店,成本已經翻了十倍甚至幾十倍,前一段時間一加線下專賣店的撤離,也正是因為難以控制成本與收入的平衡。
從這點上,魅族抓住了當年的先發優勢。
線上線下哪個重要?
這是非業內人士並不了解的問題,正在讀我們這篇文章的網友買手機多半會先去京東等地搜索。但實際上,根據華海良介紹,目前業內線上-下的比例基本上能是2:8,魅族的線上比例稍大,大於在3-4成之間。
看似火爆聲量大的線上銷售實際上並不好做:價格透明,電商之間互相補提競爭,並且面對的是一群最挑剔的人群。
vivo與OPPO成功的根本正在於他們建設了深厚的下背景。而魅族的野心似乎更大:除了要佔據1-3城市的下渠道優勢,還建設了平台公司,用華海良的法便是“用合作共贏的方式實現增長”從2014年的1000家到2015年的2000家,魅族專賣店在今年一年內成倍增長。
華海良表示,明年將不再追求數量,而是提升質量,讓每個店質量變得更好、服務變得更好將是最重要的任務。
關於未來
對外界盛傳的魅族與阿里的“2000萬台手機”對賭協議,華海良沒有明確是否有此事,但他非常肯定的,兩千萬的目標肯定沒問題,並且明確,僅魅藍note系列(應該為兩代一起)就已經過千萬台。
這個時代,單一方向較強的手機品牌已經難以維持,整個手機時代進入全面競爭的時代,要處處強,必須品強、營銷強、渠道強、售后服務強,不能有短板。
小米當年創造的純線上模式已經到了瓶頸期,此時,正是魅族、華為以及OPPO和vivo等品牌的機會。
“今年純線上走不動,因為模式玩膩了”
(曉光)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