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趙華勝:中國深入中亞的形象建設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1-26 08:28

作者趙華勝系復旦大學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主任

內容提要

中國在中亞推動經濟合作順利,但在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中遇到了預想不到的困難,進程十分緩慢。究其原因,中國的主要問題不在於“硬體”的匱乏,而在於“軟件”的不足,具體而言是形象因素。中亞國家對中國的認知,也即中國在中亞的形象,是妨礙他們接受中國的區域經濟一體化(這里所說一體化是指狹義的一體化,即具體的制度化的一體化形式,如自貿區、關稅同盟等,不是指廣義上的一體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完善和豐富中國形象是中國在中亞深入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深入推進的重要條件。中國形象問題的形成有歷史的背景和現實的原因。中國形象塑造需綜合和有針對性地進行,通過改善各種具體形象的途徑,達到整體形象的飽滿和完善。

1.引言

在中國與中亞國家關係已達較高水平的今天,什么是制約它向更深層次發展的主要障礙?作者的回答是“形象”,也即中亞國家和民眾對中國的認識和觀念。

國家形象一般被理解為“軟實力”。不過,細究起來,兩者的關係要復雜得多。從一種角度看,形象是軟實力組成的一個要素;從另一種角度看,形象與軟實力又存在著差別,難以把它完全歸於軟實力范疇。軟實力從本質上說也是實力,而形象主要是人心,是他國對自身的認知。國家形象的改善需要軟實力的提升,但軟實力的提升不一定導致國家形象的改善,它也可能損害國家形象。例如,文化是典型的軟實力,但文化的輸出不一定導致國家形象的改善,在一定情況下,它甚至會被看作是文化入侵,激起對象國的反對,從而有損於國家形象。由此可見,軟實力與形象的關係是復雜的,既交織聯系又不相同。

國家形象之所以重要,在於它是一種價值判斷,它是對這個國家“喜歡”或“不喜歡”的反映。國家形象又構成認知體系,形成對他國行為的判斷標準和分析框架。也就是說,它影響著對國家行為及其性質的理解。在國際關係中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對國家行為不是以其行為自身來判斷,而是以國家形象來解讀。在不同的國家形象下,同樣的事情會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是相反的理解。如海外投資,在正面形象下是對當地國的經濟幫助,受到投資所在地國家的歡迎;在負面形象下則可能是經濟擴張,引起投資所在地國家的懷疑。其他如軍事、能源、教育、文化等也是如此。

作者提出形象是中國深入中亞的瓶頸,並不是說中國在中亞的形象不好,而是指中國的形象與它所追求目標之間存在著差距,這種差距形成了橫亙在中國通向目標之路上的瓶頸。在外交活動中,國家形象不僅僅是宏觀和抽象的,而且是有具體內涵和分層次的,盡管很難對它進行精確的劃分。一定的外交目標需有相適應的國家形象作為支援,籠統的良好形象往往是不夠的,它需要具有特定內涵的國家形象,這才能順利達到目標。反之,目標的實現則是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中國正在實施“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亞是其基本區域。在這一背景下,中國在中亞的形象建設更具有重要意義。毫無疑問,中國的金融和經濟能力是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火車頭”,但形象建設也是其成功必不可少的條件。沒有相應的形象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在中亞難以走得深遠。中國形象是一個復合多面體,本文所述只是一個側面,而不是全部。本文以中亞為考察背景,而中亞有五個國家,他們的情況又存在很大差別,各國國內也有不同的政治人群,因此,這里所說的中亞和中國形象僅是泛指,不意味著中國形象在每個中亞國家都完全一樣,也不意味著所有中亞精英和民眾都持同樣看法。本文涉及到了軟實力、形象、認同等概念,這些概念本身的內涵復雜,它們之間又存在密切繁雜的關係,有剪不斷、理還亂之感。文中在這些概念的界定和邏輯關係上無力深究,敘述中也難免有條理不清晰之處,歡迎各位專家批評。

2.什么阻隔著中國與中亞

在中亞國家獨立以來的20多年里,中國與所有中亞國家都保持著友好關係,沒有與他們中的任何一個發生過嚴重矛盾。雙邊政治關係不斷發展和提高。2005年,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宣布為戰略伙伴關係;2012年,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之間的關係也定位於戰略伙伴;2013年,中國與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土庫曼斯坦三國之間也都提升為戰略伙伴關係。中國與中亞國家的經濟合作成效顯著,雙邊貿易快速增長,中國與中亞五國的貿易總額從1992年的4.6億美元增長到2012年的459億美元,增長近100多倍,中國成為中亞國家主要貿易伙伴和投資國。中國與中亞之間的交通設施大大增加,開通了多條鐵路和公路。能源合作有重大成果,建成了從中亞通往中國的一條石油管道和4條天然氣管道,中亞成為中國最大的天然氣提供者和重要的石油來源地,而中國成為中亞能源的重要投資國和消費市場。中國向中亞國家提供了大量援助,幫助中亞國家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在上海合作組織的框架內,中國與中亞國家保持著多層次、多領域的密切接觸。實行中立政策的土庫曼斯坦不是上海合作組織成員,但中國與土庫曼斯坦的聯系也十分密切。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對土庫曼斯坦進行了訪問,兩國宣布了建立戰略伙伴關係。

但是,盡管中國與中亞國家的政治關係不斷發展,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但中國與中亞國家的經濟一體化卻躑躇不前,深層的制度性關係難以推進。一個突出的例子是自貿區建設。每當中國提出建設自貿區,就會出現一堵無形的墻,將之阻隔在外。中國最早在2003年就提出建設上合組織自貿區的設想,但未被俄羅斯和中亞國家接受。在8年之后的2011年中國再次提出這一倡議,但仍未獲積極響應)。中國沒有提出過與中亞國家在傳統安全領域建立共同空間的設想,假使中國提出這種倡議,可以斷定,它的遭遇將會比自貿區更尷尬。

在尋找這一問題的原因時,許多觀點把俄羅斯因素看作是症結所在。確實,俄羅斯對中國的一體化主張反應消極,甚而有持反對立場的輿論,這確實是一個重要因素。不過,拋開俄羅斯因素不談,單就中亞國家而言,他們對此的態度也是敬而遠之,望而卻步。而且,中亞國家的這種態度不完全是受俄羅斯影響。對於這一點,人們往往忽視,甚至有不符合實際的想象,以為中亞國家歡迎中國的一體化。許多人認為,一體化能為中亞經濟帶來好處,使它們能從中國得到更多的投資,他們何樂而不為?因此它理應受到中亞國家的歡迎。但事實並非如此。

(一)中亞國家缺乏熱情的原因

1.大國博弈中求發展

中亞國家受俄羅斯的影響很大,不想得罪俄羅斯,這或許是一個原因。不過,從過去的實踐看,中亞國家並非是作繭自縛,不敢越雷池一步。例如,中亞的能源輸出過去一直為俄羅斯所壟斷,俄羅斯將其視為重大經濟和地緣政治利益,但哈薩克斯坦首先提出了建設中哈石油管道的倡議,最先打破了俄羅斯的壟斷,並未因擔心俄羅斯的反對而作罷。此外,哈薩克斯坦還是美歐主導的能源輸出項目的參加者。土庫曼斯坦也是如此。土庫曼斯坦是天然氣生產大國,過去它的天然氣輸出只有俄羅斯一條頻道。土庫曼斯坦不顧俄羅斯的不滿,作出了戰略性決策,建成了通向中國和伊朗的天然氣管道。再比如,俄羅斯強烈反對美國在中亞的軍事存在,但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都接受了美國的請求,在其領土上設立了軍事基地,美國在吉爾吉斯斯坦的瑪納斯轉運中心一直到2014年才關閉。這表明,在事關國家重大利益問題上,中亞國家雖顧及俄羅斯,但還是以本國利益為重,並不完全唯俄羅斯馬首是瞻。而且,這也不一定導致他們與俄羅斯關係的嚴重損壞。

2.多方位外交為自身發展保留機動空間

中亞國家實行多方位外交,不愿被綁在一國的馬車上,以便為自己保留左右逢源的機動空間。這也是一種說法,但不是真正的理由。多方位外交不意味著中亞國家否定參與大國的經濟乃至安全一體化。哈薩克斯坦是歐亞經濟聯盟的成員,吉爾吉斯斯坦也加入了海關聯盟,哈、吉、塔還是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國。這說明中亞國家並不一概地拒絕經濟一體化,甚至也不拒絕軍事聯盟。

3.擔心成為中國經濟附庸

擔心成為中國的經濟附庸,不愿成為中國的商品傾銷市場和原材料基地,這是中亞國家最常見的憂慮,也是對這一問題的主要解釋。不過,如果作更進一步的思考,中亞國家為什么會產生這種擔心?僅僅是因為與中國經濟差距懸殊嗎?毫無疑問,經濟差距的懸殊是產生這種擔心的物質條件,但國際經驗表明,懸殊的經濟差距並不一定導致對一體化的排斥,而且在一定條件下有可能促進一體化。這種事例比比皆是。事實上,盡管俄羅斯的經濟規模比中國小,但它在中亞國家面前也是龐然大物,以吉爾吉斯斯坦為例,2013年它的國民生產總值是70.2億美元,俄羅斯是2.097萬億美元,兩者相差近300倍。即使是原蘇聯地區第二大經濟體哈薩克斯坦,它的國民生產總值是2310億美元,也與俄羅斯有9倍的差。如果說一體化可能使中亞國家成為中國的經濟附庸的話,它也可能使它們成為俄羅斯的經濟附庸。但對俄羅斯的一體化,中亞國家沒有表現出類似對中國的擔心,哈薩克斯坦是歐亞經濟聯盟最積極的參加者,吉爾吉斯斯坦也正在加入過程之中。未來塔吉克斯坦也可能跨進該行列。由此可見,經濟差距仍不足以解釋全部問題。還存在著某種看不見的因素,這種因素與經濟差距的疊加形成了無形的障礙。

(二)中國最缺的是某種“形象”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中國不缺乏推動一體化的能力和手段。中國不缺資金,它具備也愿意提供資源。僅通過上海合作組織,中國就向中亞提供了209億美元貸款④。通過雙邊途徑的投資和援助數額更大,在哈薩克斯坦一國,中國的各類投資就達260億美元④。中國還準備為擬議中的上海合作組織發展銀行提供大部分資金份額。中國不缺對中亞的重視,作為中國的周邊,中亞一直是中國的重要關注;中國不缺勤奮和熱情,中國政府機構和公司企業在中亞不辭辛苦,努力工作;中國不缺與中亞的政治往來,通過多邊和雙邊渠道,中國與中亞保持著廣泛和密切接觸;中國不缺與中亞的經濟聯系,中國已是哈薩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的最大貿易伙伴,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塔吉克斯坦的第三大貿易伙伴⑤。與此同時,中國是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的最大投資國,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主要投資國。中國不缺友好的態度,中國對中亞國家始終抱有善意,以禮相待。中國也不乏對中亞的幫助,它為中亞提供了可觀的經濟和其他援助。然而,盡管具備了這些條件,一體化卻難以推動。中國所缺的是什么呢?

中國所缺的東西可能有多種,但最缺乏的一點,應是某種“形象”。

1.中國在中亞的形象較為復雜,正面和負面形象相互交織,官方表述與民間輿論差別明顯

如前所說,中國在中亞的形象不可謂不好。中國以“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為基本政策,與中亞國家保持友好,發展合作。對中亞國家平等相待,不傲慢,有耐心,不干涉內政,不指手畫腳,有問題協商解決,在經濟上盡量幫助,這都為中國的良好形象打下了基礎。這一形象保證了中國與中亞的良好關係和正常合作。但是,它未達到深層融合所需的程度。換句話說,它適應中國與中亞關係所達到的水平,而中國欲提升其層次,它則顯露出不足。這種不足主要體現在中亞國家對中國在政治上仍有距離感,在安全上缺乏依靠感,在經濟上擔心被控制,文化上認同較低,感情上仍有隔膜。

2.中國在中亞有很強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但缺乏足夠的親和力、吸引力、號召力

如果用民間的語言,就是對中國敬重有余,但喜愛不足。對中國的感覺往往摻雜著相互矛盾的成分。中國在被認為是伙伴和朋友的同時,也被認為是危險和威脅;中國在給中亞帶來經濟好處的同時,也被認為給中亞帶來經濟損害;在與中國保持著密切接觸的同時,也感到與中國存在無形的隔膜;在對中國的能量嘆為觀止的同時,也對中國有一些精神上的俯視。當然,中亞各國國內對中國都存在著多元的認識和情緒,不是完全一致的。

3.中亞“中國威脅論”的影響

在中國的負面形象中,表現最集中和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中國威脅論”。這特別表現在與中國接壤的國家中,而又以哈薩克斯坦為甚。“中國威脅論”不僅是指傳統的安全威脅,它也擴散到其他領域,諸如“中國經濟擴張”“中國移民威脅”以及“環境威脅”“水資源威脅”等。在“中國威脅”的語境下,幾乎中國所做的一切都可能被解讀成對中亞有害的事情,不管是能源投資、經濟合作、貸款援助,還是交通聯系、文化交流、人員來往。它變成了一種思維定勢,只能用這種框架分析中國。“中國威脅論”雖是社會輿論,不是官方觀點,但它對官方政策有相當大的消極和制約作用。例如中吉(烏)鐵路,在“中國威脅論”的語境下,它成了中國可能控制吉爾吉斯斯坦的工具,中吉鐵路遲遲不能上馬,這也是原因之一⑥。再如旅遊,哈薩克斯坦政府也希望推動旅遊產業,但推動旅遊需要有較為寬鬆的簽證政策。2013年8月,哈薩克斯坦媒體傳出政府有放寬對中國組團游簽證的訊息,這立即引起了社會輿論強烈的消極反應,認為這將導致中國移民威脅⑦。在這種輿論環境下,政府很難修改簽證政策,中國公民前往哈薩克斯坦都不容易,更不用說發展旅遊。

形象問題造成了中國與中亞的深層隔閡,這成為中國與中亞國家經濟關係制度性深化的羈絆。當然,這里是泛指,不是把所有中亞五國等量齊觀,也不是說形象是制約中國與中亞經濟一體化的唯一因素。如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它們因國內政策的原因,對任何地區經濟一體化都沒有熱情。

應該指出,在與中國的關係中,中亞是一個特殊的類別,中國形象問題有特別的表現。在不同類型的地區中,形象因素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特點。比如,中國與東盟實現了自貿區,與日韓及許多其他國家也在推進經濟一體化。就東南亞或日韓而言,它們是與中亞不同類型的地區,中國形象在這些地區與在中亞不完全一樣,即使是存在所謂“中國威脅論”,其含義也有差別,他們反應的方式也有相應變化。簡單地說,雖同樣是中國,但它的具體形象在東南亞和日韓等地區已不一樣,它的表現形式也與在中亞不同。當然,在理論上,這不能一概地否定形象因素所起的作用。超出區域經濟合作的范圍,就宏觀的國家外交來說,形象因素在國家關係中也不可或缺,並且在一定條件下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國家間的深層政治聯盟,缺乏相應的政治形象幾乎是不可能的。

3.中國形象問題的淵源

這里所探討的主要是“中國威脅論”產生的根源,以及對中國形象帶來負面影響的因素。

(一)“中國威脅論”產生的根源

中亞“中國威脅論”的產生有地區特性,即它與中亞和中國特殊的歷史地理文化關係有關,也與中亞特殊的政治和經濟環境有關。

1.邊界領土問題

中國在中亞的形象問題有先天不足,即存在著消極的歷史遺產⑧。邊界領土問題是其中之一。國家問存在邊界和領土爭端從來不會是一件愉快的事,而且可能留下深刻和持久的傷痕。中國和中亞國家已經解決了所有的邊界爭端,但不幸的是在蘇聯解體之時中國與中亞國家的邊界也即中蘇西段邊界尚未劃分。由於蘇聯解體,西段邊界的解決不再是在中國與蘇聯之間進行,而變為中國和中亞三國即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問題。這種變動對中國與中亞三國的關係有很大影響。假使西段邊界是由中國和蘇聯解決,那領土的變動是在中國和蘇聯之間,中國無需直接面對中亞國家,中亞只是接受蘇聯留下的歷史現狀,民眾如有不滿應是針對蘇聯,而不是中國。在中亞三國和俄羅斯代替蘇聯成為談判主體后,中國不得不與中亞國家直接解決邊界問題,事實上中國在談判中做了很大讓步⑨。盡管如此,中國在中亞還是落得了迫使中亞小國割讓土地的名聲,而中國也缺少向中亞民眾說明真相的途徑。

2.中蘇關係的不幸歷史也是一種負面遺產

中蘇在2o世紀60—70年代長期敵對。中亞是中蘇對峙的前沿,兩國在這一地區劍拔弩張,發生過多次邊境糾紛乃至軍事衝突。特別是1969年的鐵列克提武裝衝突,把這一地區拖到了大戰的邊緣。兩國都進行了大量丑化對方的宣傳,把對方描繪成險惡的國家和威脅。宣傳在中亞民眾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痕,使民眾形成了對中國的習慣性印象和思維。

不過,歷史已經過去,隨著時間的遠去和相互接觸的增多,歷史因素的負面刺激性逐漸減弱。與之相比,現實因素的作用更加突出。

3.“中國威脅論”是一種國際性輿論

“中國威脅論”流行於世界。這種輿論的危害在於:它為中國樹立了一種先驗的負面形象,不管中國事實上有無威脅,它都被先人為主地看作威脅。這股浪潮也傳播到中亞,並在當地產生一定的共鳴。究其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1)缺乏對中國的了解

不管是中亞精英還是普通民眾,它們對現在的中國都缺乏了解⑩。這可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在高級政治層次上,他們對中國的戰略意圖不很清楚,對中國的未來走向不很確定,這使中亞國家在戰略上對未來的中國不完全放心。二是在低級政治層次上,中亞絕大部分精英和民眾對中國社會和生活知之很少,這使他們不了解真實的中國。

(2)媒體的誤讀和曲解

在現代社會中,媒體對社會輿論塑造和觀點導向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多數中亞民眾來說,他們沒有很多直接接觸中國的機會,媒體是他們得到有關中國資訊的主要來源。中亞一些媒體出於不同原因偏好從負面角度解讀中國,熱衷於對中國負面炒作,這儼然是一種“時髦”。大量的選擇性資訊會給民眾造成有關中國的片面印象,使他們看到的是一個被誤讀或歪曲的中國。

(3)中亞存在抱有成見的政治和社會力量

還應看到,中亞有對中國抱有成見的政治和社會力量,它們對中國有出於政治立場的抵觸,其言行總是帶有對中國不友善的傾向。這雖是正常現象,任何國家都會存在多元政見,但它對中國形象有很大的負面影響。中亞國內的政治斗爭也常常會把中國拖下水,使中國成為國內政治斗爭的犧牲品。在這種情況中,中國通常是被質疑而不是被贊揚的對象,結果往往是使中國形象的負面色彩有增無減。

(4)外國輿論推波助瀾

不得不指出,一些西方和俄羅斯輿論對“中國威脅論”有頗大“貢獻”,這包括專家學者和新聞媒體。許多中亞學者也看到了這一點。有中亞學者指出,一些大國在中亞散布各種輿論,呈現中國在中亞擴張和實施占領,夸大對中國的恐懼,以阻滯中國在中亞的發展@。哈薩克斯坦著名中國問題專家k·瑟羅耶日金教授也認為,外部力量是哈薩克斯坦“中國威脅論”形成的來源之一⑩。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是:在有關中國的負面訊息中,特別是帶有聳人聽聞性質的新聞和評論中,經常閃現出一些俄羅斯學者和媒體的身影。例如,2013年5月有訊息報導,中國軍隊進入塔吉克斯坦,占領帕米爾,在塔吉克斯坦引起嘩然。這后來證明是一個假新聞,其始作俑者即是俄羅斯媒體⑩。在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之間,存在著跨國河流問題,特別是額爾齊斯河和伊犁河。這兩條河流從中國流向哈薩克斯坦。哈薩克斯坦認為由於中國過度取水,影響到哈部分居民用水和農業用水,並使巴爾喀什湖水量減少,威脅到哈薩克斯坦的生態環境。同時,哈薩克斯坦還抱怨中國造成河水污染。跨國河流問題既受到哈最高領導層重視,又受到普通民眾和社會輿論關注,是影響特別廣但又特別難解決的問題。

(二)影響中國形象的因素

中國經濟和政策卓有成效,但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把中國形象的問題都歸於外部因素是片面的,中國也需尋找自身的原因。中國在中亞的經濟行為和政策總體上說卓有成效,取得了重大成果。特別是抓住了機遇,完成了一些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項目,如油氣管道、能源礦產、交通運輸等項目。中國商品在中亞市場也達到了相當高的占有率。但是,中亞國家不同程度地存在中國經濟自私的看法,認為中國在中亞到處挖井開礦,攫取中亞的自然資源;廉價商品大量涌人,沖擊了民族工業的發展;認為中國的目標就是把中亞變成銷售市場和原料基地,並不關心當地的經濟發展。這些看法有偏頗之處,但也值得中國注意。

1.中國過於突出了能源和礦產的目標,重復地加以強調

毫無疑問,能源和礦產是中國的經濟重點。中國商品大量進人中亞市場也是經濟規律所致,它給中亞民眾提供了便利和實惠,無可厚非。中國的問題在於經濟推進缺乏協調性,單兵突進,在綜合平衡上存在欠缺,包括政治和經濟的平衡,戰略和規則的平衡,不同利益的平衡,部門之間的平衡,長期和短期的平衡等。同時,較少考慮中亞國家的政情和社情因素,以單純的經濟思維取代了綜合考慮。能源和礦產是正常的經濟合作,它是中亞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為中亞國家所需。其他國家到中亞也多是為能源和礦產而來,並不是只有中國看重中亞的礦產能源。但在中亞社會輿論中,對中國的負面情緒高於對其他國家。因此,從中亞的政治和社會心理考慮,在政治和宣傳上過於突出能源和礦產是不明智的規則,它與中亞國家希望改善經濟結構的想法相抵觸,造成中國只想攫取中亞資源的形象。

2.在經貿合作中,中國過於突出了出口導向,給人以中國的目標是向中亞傾銷商品的印象

中國提出了建立自貿區的主張,這一主張本身不是錯誤,符合區域經濟合作的潮流。但中國對客觀條件和對方的想法顧及不足,單方面地謀求推進,效果適得其反,反而使中亞國家認為中國建立自貿區就是為推銷商品。

3.中國與中亞國家的貿易結構不均衡

它表現在中國從中亞主要進口能源和礦產,而向中亞主要出口機械電子輕工以及日用品。這種結構是由中國和中亞國家經濟結構和發展水平所決定的,符合經濟規律。例如,如果中亞國家不能夠生產出具有競爭力的技術產品,提高其技術產品出口比重就無從談起。雖然從經濟邏輯角度說,這個道理無懈可擊,但中國對中亞國家的關切也不能無動於衷。還應看到,這種貿易結構會產生政治副作用,它的結果之一就是使中亞國家與中國的一體化離得更遠。在中亞國家看來,一體化只會加重和固化這種結構,不符合其長遠利益。例如,2014年前10個月中國與塔吉克斯坦貿易額為20.3億美元,而中國的貿易順差就達l9.5億美元。這種情況是經濟規律所致,商品的購銷是市場自主的行為,不是中國強加的,但它確實不合理,任何國家都不會心甘情愿接受這種狀況。再如吉爾吉斯斯坦。中國是吉爾吉斯斯坦第二大貿易伙伴,但只是吉第七大出口國。2012年中吉貿易額為51.62億美元,其中中國出口50.73億美元,吉對中國出口只有8896萬美元④。吉從中國進口的大部分商品都再批發到其他市場,吉可以賺取差價,也提供了就業機會,就此而言對吉有好處,但這種單向性的經濟關係難以為經濟一體化提供政治動力。哈薩克斯坦因向中國出口石油,它沒有與中國巨大貿易逆差的問題,事實上哈薩克斯坦保持著順差。不過,在哈對中國的出口中,能源和礦產占60%以上(2010年)⑩。這種結構與哈對外貿易的總體結構相仿,並不特殊。但哈薩克斯坦立志要向科技立國發展,它不會歡迎這種結構下的經濟一體化。

4.中俄對中亞經濟發展意義不同

把中國和俄羅斯作一比較,可以看到中國經濟很強勢,特別是在投資和出口方面,但俄羅斯對巾亞有不一樣的經濟意義。它是中亞國家非能源礦產類商品的主要出口市場,例如吉爾吉斯斯坦70%的出口是到海關聯盟國家,其中俄羅斯占吉爾吉斯斯坦出口的40%@。俄羅斯還是中亞國家最重要的勞務市場,特別是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三國,大量民眾靠去俄羅斯打工為生。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都只有600萬左右人口。吉爾吉斯斯坦在俄羅斯打工的人數近60萬,2013年他們向國內的匯款約22億美元,相當於吉國民生產總值的30%@。塔吉克斯坦在國外打工的人數約有100萬人,絕大部分也是在俄羅斯。2012年他們匯回國內36億美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一半⑩。對這些國家及其相當一部分家庭來說,俄羅斯是它們生活和收入的來源。哈薩克斯坦與俄羅斯的貿易結構也是以能源礦產為主,哈對這種結構也不滿意,哈堅持向科技和工業合作方向發展,與俄羅斯建設“技術和生產聯盟”@。總的來說,俄羅斯與中亞國家的經濟關係結構更易於發展一體化。事實上,中亞國家也是更愿意選擇俄羅斯為一體化伙伴,而不是中國。據材料顯示,哈薩克斯坦支援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的人是56%,而認同與中國發展經濟一體化的民眾為21%@。這對中國來說已是不錯的結果。另有材料說,哈73%的民眾贊成歐亞經濟聯盟一體化。

5.商品質量是另一個重要問題

商品是國家形象的重要媒介,普通民眾通過使用一國的商品可形成對這個國家的印象。質量可靠的商品會給民眾好感,繼而對這個國家產生敬意,質量低下的產品則令民眾鄙視。很難設想一個美好國家的形象會與低質商品聯系在一起。中國商品在中亞市場的占有率雖然很高,但口碑不理想,中國的工業品品牌認可度不高,它的日用品被歸於低檔貨,中國的農副產品的安全性常常受到懷疑。中國貨仍是低質或低檔貨的代名詞,人們都在使用,但在社會輿論和消費者心理上卻受到歧視。中國產品的這種形象也影響了中國形象。中國有好的產品,也不排除有中國產品蒙受不白之冤,但產品質量的口碑是整體性的,部分質量不好的產品會影響整體的形象。如果中國商品的質量都過得硬,最終一定會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6.“中國人”對中國形象也有不可忽視的意義

個人形象不能代表國家形象,但卻與國家形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人員交往十分頻繁的今天,個人最直接地傳達著國家形象的微資訊,人的集體性形象也在相當大程度上體現著國家形象。在中亞的中國人從事不同行業,人員成分混雜,也有非法移民問題。中亞民眾對中國人既有好的評價,但也有不太好的看法,如認為中國人自私狡猾,缺乏誠信,不講衛生,缺乏禮儀等。對“中國人”的這些印象,自然會傳送到對這個國家的看法中。

4.中國形象如何改善

良好的國家形象由綜合因素構成,不是一個或幾個簡單的措施可以徹底改善。一個簡單的事件可以破壞國家形象,但要構建國家形象則需綜合的努力。毀掉國家形象可以在瞬問發生,但建立良好的形象則需長年累月的積累。

中國欲提升在中亞的形象,需要長期和綜合的努力。應該看到,它所遇到的一些問題不單單是中國與中亞外交的問題,而是整個中國和中國外交的問題,非中亞外交所能獨立解決。中國有改善中國形象的可能和空間。中國與中亞國家已經解決了最敏感的邊界領土問題。在中亞國家所特別關注的問題上,如非法移民、水資源問題等,中國都持合作的態度。對於經濟關係中資源項目過重等問題,中國也在努力改善。

問題在於找到有效的途徑。籠統地說改善國家形象太過抽象,也無從著手。改善國家形象需從具體問題做起。為此,首先應對國家形象進行分解,使之具化為具體的形象,如政治形象、外交形象、公司形象、產品形象、歷史形象、文化形象等。有了這些具體形象,就有了人手的途徑,目標也會自然產生。理想的中國形象也應是由這些具體形象構成,它應是友善的政治形象;合作、坦誠、公正的外交形象;誠實的公司形象;可靠的產品形象;正面的歷史形象;具有親和力的文化形象。中國改善形象的努力也應以此為坐標,圍繞著這些目標開展。通過具體形象的改善,使中國的整體形象逐漸飽滿和增色。

在中國的形象建設上,有一些問題值得特別提出:

(一)政府或官方在中國形象的建設上應擔負起主要責任。

商業機構是拓展中國經濟利益的先鋒,也是實現中國經濟利益的主要載體。但商業機構只能遵循商業規律和思維,以利潤為追求目標。這對商業機構來說是自然和正常的,否則它就不是商業機構了。不能希望商業機構以政治思維來進行經濟活動,也不能要求它從國家整體利益的角度來考慮公司的經營。進行通盤考慮和綜合平衡的責任在政府。政治利益和經濟效益的一致、局部利益和全域利益的並重、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兼顧等,這些問題只能由政府來考慮和籌劃,也只有政府能夠籌劃和協調。至於控制非法移民、監管商品質量、規範公司行為、加強對公民的管理教育等,這更是政府應有的職責。

(二)在與中亞的交往中,中國應調整其敘述角度、表述方式和語言體系

具體說,中國的敘述角度應是從地區關懷的立場,而不僅是從本國利益的角度;中國的表述應以易於被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中國應使用貼近生活和人心的語言,而不是用官話套話。同時,要努力避免這樣一種印象,即中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與其他大國爭奪中亞,而不是為了中亞的發展和民生。否則,中國的投入再多,也只會被中亞國家理解為是出於與其他大國的爭奪,這對中國形象的改善不會有很大裨益。

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也需注意類似的問題。毫無疑問,“絲綢之路經濟帶”是中國的項目,應給中國帶來利益,但也應使它成為一個公共項目或公共產品,這對“絲綢之路經濟帶”規劃來說至為重要。“絲綢之路經濟帶”無疑可給中亞國家帶來大量資金,這是它們十分需要的。不過,資金不能決定一切,不論對出資國還是對象國而言,它的收益不在於這些錢本身,而在於它們用在哪和怎么用。這就應在中國的需要和中亞國家的需求中找到最佳的平衡點。如果“絲綢之路經濟帶”被認為只是中國解決自己外交和經濟問題的手段,那它發展的空間會受到限制。例如,如果不考慮中亞國家經濟現代化的訴求,而只追求輸出過剩產能,尤其還是高污染產能的話,一些缺乏選擇能力的國家現在會接受它,但從長遠看不會受到對象國的歡迎。

(三)中國對中亞國家應保持平和的態度,保持不干涉內政的政策

平和的態度和不干涉內政的政策,這都被證明有益於中國形象,也是中國外交的正資產。同時,中國形象中不能缺少莊重尊嚴、恢弘大度、勇於擔當的一面。對於損害中國利益的行為,中國應明確地回應;在地區出現危機時,中國應敢於承擔責任;在地區事務中,中國應表現出是地區利益的守護者。這既是為中國的利益所需,也是贏得中亞國家尊重的必要途徑。哈薩克斯坦曾做過一個民意測驗,問在困難時刻誰是最可尋求幫助的國家,83%的受訪者回答是俄羅斯∞。由此可見中國在這一方面的欠缺。事實上,中國為中亞做了許多,特別是在2008年的世界經濟危機之后,在一些中亞國家遇到經濟困難時,中國提供貸款幫助他們渡過難關。但中國的這一作用在中亞沒得到應有的認識,反而會被一些偏執的輿論曲解③。被認可為地區利益的守護者並不容易,它有可能被誤解和曲解,但只要中國是維護正義和地區利益,做到坦誠公正,最終會被中亞國家逐漸認可。

(四)中國公共外交應更多面向中亞民眾,拓展交流渠道

在中國與中亞官方和民間關係上,存在著一定落差。官方更熱,民間較冷,民間對中國的印象差於官方。這表明中國在公共外交上需要特別加強。中國不僅要與政府對話,而且要面向民眾。國家關係可以通過宏觀判斷來認識,而民間印象主要是通過具體的人和事形成,或者說官方側重整體和理性,民間偏好具體和感性。因此,要盡量創造更多渠道和形式,以民眾能看得到、聽得懂、易於接受的方式,把中國的政策和想法介紹給民眾,使民眾了解合作給中亞帶來的利益,把中國為中亞所做的好事使民眾知曉。除了官方關係之外,媒體、社團、社會精英、學術界、文化教育界等,都是重要的交流和輿論渠道。

(五)對於雙邊關係中的重大和有爭議問題,中國可以進行開誠布公的表述,這比回避和遮掩更易得到理解

中國可與中亞國家就雙邊關係中的重大問題共同進行學術研究,包括歷史和領土問題、邊界爭端的解決、水資源等敏感問題。共同研究的目的不是要對方接受中國的看法和觀點,這是難於達到的,而是為了形成正面客觀的認識,避免曲解和誤解。

(六)促進中國與中亞文化雙向交流,提升中國文化吸引力

在中亞地區,中國的文化體系、哲學思想、價值觀念缺乏強大的吸引力,這是中國形象的重大缺陷,也許是最大缺陷。它是造成對中國的認同感和接受度較低的深層緣由。文化的吸引力是國家形象吸引力的重要來源,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來源。悅服一個國家的文明和文化,是對這個國家最高層次的接受。中國在這一點上十分欠缺。中國現在的強主要是器物之強,而不是文化之強。不應該把器物與文化截然分開。器物也是文化的一種載體,中國的問題在於它的器物輸出中所含的文化價值較低,甚至不能傳達出應有的正面資訊。比如說一件商品,它的設計、質量、使用的方便、人性化的考慮等,都包含著文化的資訊,反映著一種文化。而中國的器物在傳達中國文化上比較貧乏。

中亞屬於東方文明,與中國是文化上的近親,但中亞對中國文化卻缺少向往之情。究其原因,問題不在於中國文化不夠古老和深厚,而在於知識體系和價值理念的現代性上較為欠缺,不能提供一種使人向往的現代生活方式。

以俄羅斯作為對比,俄羅斯雖屬東正教文明,但歷史上俄羅斯文化在中亞受到了某種崇敬,其原因也在於它體現了較為先進的知識、思想和現代生活方式。如果說歷史上俄羅斯在中亞有成功,這也是重要原因。原吉爾吉斯斯坦總統阿卡耶夫曾說過:俄羅斯是“上帝和歷史贈與中亞的禮物”。另一位吉政治家也曾言,吉與俄不僅有歷史形成的關係,而且還有文化和科學的聯系。吉的科學、文化、教育、醫療都是以俄羅斯為樣板④。這反映了在一些中亞精英眼中,俄羅斯代表著先進和文明的文化。現在俄羅斯文化的吸引力在中亞走向式微,除了其他原因外,這也是俄羅斯自身所體現的知識體系和生活方式走向衰退的反映。中國在過去的20多年里,在擁有強大的經濟影響力的同時,卻沒有建立起相應的強有力的文化吸引力,未能成為中亞國家和民眾最向往的國度,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缺陷。哈薩克斯坦學生申請公費出國留學的情況也是一個例子。雖然在中國學習的哈薩克斯坦留學生越來越多,但在公費留學中,選擇到中國的是少數。從1994年到2011年,哈薩克斯坦選擇去英國的留學生是3031人,到美國的是2287人,去俄羅斯的有741人,而選擇到中國的只有171人⑤。雖然這有多種因素影響,但也反映出中國的文化吸引力較低

文化的接受和認同最具基礎意義,但也最難以達到。增強中國文化在中亞的接受度和認同感是中國所望,但接受度和認同感的生長是以形象建設為先導的。沒有吸引人的國家形象,也不會有認同感的建立。這將是一個長期和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現實的目標是使中亞民眾了解中國文化,而不是使他們接受中國文化,至少就現階段來說,中亞接受中國文化是不可能的。中國與中亞的主體文明雖不同宗,但相互交織,存在融合,易於相互理解。中國需要以多種方式來介紹中國文化,使中亞民眾了解和熟悉中國文化,增加對中國文化的親近感。中國文化的傳播應更注重體現思想和價值,反映中國文化優秀的道德倫理、生活態度、哲學思想,而不只流於民俗等表面的形式。

文化交流應是雙向的,即中國與中亞文化的互動,而不只是中國文化向中亞推廣。尊重他國的文化:更能得到他國的尊重,也會使中國文化在中亞的推廣變得更輕松,更有利於中國文化的傳播。如果只是單邊地向中亞推廣中國文化,而沒有了解中亞文化的興趣,那就不免如有些中亞學者所說,會被理解為不過是把中亞納人中國文明的政治行為@。了解他國文化對中國也是有益的,文化不以國家大小論高下,不是大國的文化就比小國優越,況且文化還存在著差異性。(文章來源:《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15年04期)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