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Pay卡年刷千億 在台募資卻踢鐵板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8-06-24 14:00
文●王姿琳
金管會將舉辦純網銀公聽會,聽取外界意見,但還未舉行,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就透露,科技業者對純網銀的設立條件「很有意見」,其中兩大疑慮,一是金融業須持股過半,認為等於由金融業主導;二是資本額須達 1 百億元以上,門檻過高。
攤開浮上檯面的競爭名單有三家,包括中華電信、兆豐金與第一金合組的國家隊,攜手日本樂天銀行的國票金控,再來就是年初雷聲最大的 Line Bank(編按:該銀行尚未成立,此為暫定名稱)。
外界盛傳,反對聲浪最大的,就是今年初放出要角逐純網銀風聲,迄今卻尚未組隊成功的社群平台 Line。
Line 挾著 1 千 9 百萬名用戶,在台灣滲透率高達近 80%,是台灣人最常用的社群平台之一。2016 年底,其子公司台灣連加網路(Line Pay)與中國信託商銀合作聯名卡,共發出 150 萬張,累計刷卡金額逾新台幣 1 千 7 百億元,是去年討論度最高的信用卡;此外,該公司去年投資一卡通公司約 3 成股份,看上的,正是其擁有電子支付執照,具有儲值帳戶與轉帳的功能;如今,全台能使用 Line Pay 支付的地點近 7 萬個,是它在台灣進軍純網銀的基礎。
釋股邀各大銀行、通路
不只高價還限時回覆
Line 雖從日本開始發跡,但母公司是韓國 Naver,而海外事業發展皆由韓國主導,其策略為因地制宜、由當地人當管。目前台灣 Line 總經理由台灣人陳立人掌管,而台灣連加網路董事長由韓國人丁雄注擔任,等於直達韓國母公司天聽,更凸顯其高層對在台進軍金融業的重視程度。
的確,憑著 Line Pay 卡的成功,韓國母公司今年 3 月初委由韓國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擔任財務顧問,來台大舉招親,企圖想用台灣銀行業資金來玩 Line Pay 與 Line Bank。
據了解,今年 3 月 Line Pay 高層邀集國內各大民營銀行,包括中信銀、台新銀、玉山銀、國泰世華銀之外,還有新光三越、PChome 等各大實體與虛擬通路前來,齊聚在五星飯店,說明其釋股案。
為了避免成效不佳,據了解,操盤團隊還提出要參股 Line Bank 就得先參股 Line Pay 的條件說,讓各大金融機構參考,整個募資案期限在 5 月中截止。
一位與會的銀行業高層透露,Line Pay 開出新台幣 10 億元換 10%股權的天價,預計找三家銀行合作,募資 30 億元,甚至要求限時回覆,「怎麼可能?3 億要上重訊,10 億要送董事會,通通來不及!」
最後,只有與 Line 合作推出 Line Pay 信用卡的中信銀願意出資不到 4 億元,金融圈傳聞興趣濃厚的台新銀與國泰世華銀兩家都未出價,如果換算該公司估值,等於從開價的 1 百億元縮水至不到 40 億元左右。
「Line Pay 招親半天,雷聲大、雨點小,最後只有中信銀給面子出價。」一位金控業者透露,韓國人想用台灣人的錢來玩他們的網路金融事業,結果大家都不埋單。
用戶資料庫雖龐大
做純網銀還有三大隱憂⋯⋯
照理說,Line 挾著龐大用戶數的資料,加上其擅長運用數據做行銷的能力,在網路世界裡占盡優勢,應該是國內銀行業趨之若鶩的合作對象。為何台灣銀行業不願出資合作?問題出在三方面。
其一,Line Pay 的商業模式待考驗。一位民營銀行總經理分析,去年 Line Pay 卡之所以成功,靠的是 3%點數回饋補貼,藉此累積大量點數與消費場景。但這 3%,Line 可是一毛都沒有出,苦主則是分別出 2%的中信銀與 1%的 Visa,「就是羊毛出在狗身上,由豬埋單。」
然而,該信用卡今年起回饋率降為 2%,依國人習慣,只要回饋率往下掉,民眾就會剪卡,沒有點數就沒戲唱,「做財務評估不知道怎麼賺錢,都是補貼來的。」這位總經理分析。
其次,Line Bank 目前提出的營運模式,是打算做各家銀行信用卡的「代理行」,也就是將各銀行現行的紅利與現金回饋,改為累積 Line point 點數。其實這種模式並非完全不可行,但前提是要有足夠規模的用戶。
然而,觀察 Line 最新一季的財報,其海外用戶(指台灣、泰國與印尼)每月活躍用戶數已連續 4 季下滑,去年同期還有約 1 億人,如今,卻只剩下 9 千萬人,是其未來的隱憂。
最後,根據我國銀行法規,網路社群平台的用戶資料,「不能」直接轉做銀行的客戶資料,意即,要民營銀行花 10 億,卻買不到名單,「值得這個價碼嗎?」民營銀行業者直言。
再加上,Line 並無設立網路銀行的經驗,一位銀行數位金融處處長直言:「(參股)等於國銀出錢、出人力幫它建置,」就算弄好,也要花上半年,到時候時代變怎樣沒人知道,「把錢拿出去直接撒還比較有用。」
但 Line 強調,Line Pay 與 Line Bank 是兩條平行進行的業務線,在金管會尚未公布純網銀的施行細則前,沒和任何業者洽談過相關事宜。
過去,科技業者求快、敢衝,突破原有的框架,創造出無限的商機。但是,當網路業碰到高度監管的金融業時,過去的遊戲規則通通不適用,缺乏具體商業模式,成了 Line 想要搶灘純網銀的致命傷。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來源:《商業周刊》 1597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商業周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