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磋商是長期過程 未來中國將會註重保內需--摩根大通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5-07 20:01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亞太地區副主席李晶周一表示,中美的經貿磋商將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雙方保持密切溝通,現在局勢有很大不確定性,在外圍經濟不確定的情況下,未來一兩年中國會註重保內需。
她在摩根大通全球中國峰會的媒體見面會上稱,預計到2018年下半年,中國GDP增速可能會出現小幅放緩,主要原因是去杠桿和去產能,美國對華貿易政策也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拖累中國出口。
「中美雙方磋商在進行過程中,磋商是非常漫長的過程,不是一兩個月能解決的,」她指出,貿易戰會對全球經濟造成損失、對世界金融市場造成波動,現在局勢有很大不確定性,在外圍經濟不確定的情況下,未來一兩年中國會註重保內需,發展消費行業,特別是服務消費。
她稱,摩根大通對於中國2018年全年GDP增速預測為6.7%。他們預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長、較高的就業率和其他基本面的因素將在今年繼續支持消費的穩定增長。在線銷售以及消費升級相關的產業的增長勢頭強勁。
在財政政策上,摩根大通預計地方政府將加強財政紀律以及對PPP項目的管理。而2018年將為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以及近期國務院推出了七項稅收優惠,則體現了財政政策的積極一面。
貨幣政策方面,摩根大通預計金融和企業去杠桿將繼續成為貫穿2018 年的主題之一。信貸增速會因此出現小幅下降,但是政府會基於經濟形勢的走勢對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進行微調。房地產以及基礎設施投資也會小幅下降。
他們預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保持穩定,到2018年年底為6.25。資本流動或將更加平衡。房地產投資在2018年會出現小幅的降溫。房地產政策是2018年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不確定性之一,尤其是房地產稅和租賃房市場的發展。
此外,李晶還提到,隨著中國政府進一步開放市場並推動人民幣的國際使用,以及中國的公司和金融機構繼續拓展海外業務,預計人民幣的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增加,以人民幣計價的融資將會增多,例如發行熊貓債以支持「一帶一路」 相關的項目。
談及中國股市,她稱,繼MSCI首次把中國A股納入指數之後,還將有更多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被納入,未來的所占份額會越來越高,帶動66 億美元資金被動配置MSCI中國指數所涵蓋的股票,而主動配置所帶來資金將是被動配置的五倍。整體配置中國股票的資金將達到400億美元。
對於未來的中國股市,摩根大通維持看多。他們預計MSCI中國2018 平均市盈率為12.9,而新興市場總體平均市盈率為12.3,我們可以看到中國股市處在相對合理的估值範圍;同時,中國股市的2018預估權益回報率(ROE) 為14.4%,也均高於新興市場總體和一些發達市場,未來的中國股市會有增長潛力。
熟知談判的消息人士周五表示,美國政府在對中國的貿易談判中采取強硬姿態,要求中國將對美貿易順差減少2,000億美元、大幅調降關稅以及對高科技產業的補貼。
(路透北京5月7日)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