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評:商品期貨哀鴻遍野 鐵礦石暴跌創上市新低
鉅亨網新聞中心
金融界網站訊 3月18日(周三),由於受到國際油價的再度大幅下跌,今日國內商品期貨哀鴻遍野,截止上午只有纖維板、PVC、滬鋁三個品種的主力合約以上漲收盤,其中領跌的是黑色商品和部分化工品。
經濟數據方面,從近期統計局公布的經濟數據得知,2月份中國 70座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跌5.7%。這是現行《住宅銷售價格統計調查方案》自2011年1月開始實施以來的最大降幅,且為連續第六個月下跌,這也加重了煤焦鋼等品種的下行壓力。
基本金屬期貨方面,滬鋁1505合約上漲0.34%,滬鋅1505合約下跌0.32%,滬鉛1505合約下跌0.53%,滬銅1505合約下跌1505。
貴金屬期貨方面,滬金1506合約下跌0.76%,滬銀1506合約下跌0.75%。
黑色商品期貨方面,鐵礦石1509合約下跌3.74%,焦煤1505合約下跌1.12%,焦炭1505合約下跌1.10%,螺紋鋼1510合約下跌0.84%熱卷1505合約下跌0.32%。
化工品期貨方面,甲醇1506合約下跌2.54%,PP1505合約下跌1.50%,PTA1505合約下跌0.69%,PVC1505合約上漲0.85%。
金融期貨方面,五年期國債期貨1506合約下跌0.16%,股指期貨1503合約上漲1.33%。
股指期貨1503主力合約
今日股指期貨1503主力合約早間以3768.8點跳空高開,隨后震盪上行,盤中最高沖擊至3804.0點,然后維持高位震盪,截止上午收盤報收3795.6點,上漲50.0點,漲幅為1.33%。交易方面,目前共成交490714手,持倉80390手。
路透社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測算,2月,中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跌5.7%。這是現行《住宅銷售價格統計調查方案》自2011年1月開始實施以來的最大降幅,且為連續第六個月下跌。
從環比看,2月新建住宅銷售價格較上月跌0.4%,連續第十個月下滑,但跌幅持平上月。
國家統計局今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房價格環比下降城市66個,比上月增加兩個;房價同比下降城市仍為69個。其中,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降幅擴大,深圳房價增幅放緩。
中國2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中:
環比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6個(前值64個),上漲的城市有2個(前值2個),持平的城市2個(前值為4個)。最高漲幅為0.2%,最低為下降1.3%。
同比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9個(前值69個),持平的城市有1個(前值為上漲1個)。最高漲幅為0.0%,最低為下降10.8%。
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變動如下:
北京環比-0.3%(前值-0.1%);同比-4.5%(前值-4.0%)。
上海環比-0.1%(前值+0.0%);同比-5.5%(前值-4.9%)。
廣州環比-0.2%(前值+0.0%),同比-6.1%(前值-5.4%)。
深圳環比+0.2%(前值+0.3%),同比-1.4%(前值-1.4%)。
在二手房方面,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1個,上漲的城市有5個,持平的城市有4個。環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0.3%,最低為下降1.2%。與去年同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9個,上漲的城市有1個。2月份,同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1.0%,最低為下降14.2%。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解讀稱,2月環比銷量是春節因素回落較多,3月份預計銷售回升。
2月份適逢春節假期,房地產進入銷售淡季。從成交量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2月份銷量比上月減少近10萬套。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一、二線城市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回落較多,但部分三線城市在春節期間迎來了返鄉置業潮,成交量回落較少,個別城市成交量甚至有所放大。從近幾年的季節變化規律看,3月份總體銷量將會比2月份明顯回升。
中國國家統計局今日公布的詳細數據如下:
一、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價格變動情況
(一)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6個,上漲的城市有2個,持平的城市有2個。環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0.2%,最低為下降1.3%。
(二)與去年同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9個,持平的城市有1個。2月份,同比價格變動中,最高為持平,最低為下降10.8%。
二、二手住宅價格變動情況
(一)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1個,上漲的城市有5個,持平的城市有4個。環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0.3%,最低為下降1.2%。
(二)與去年同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9個,上漲的城市有1個。2月份,同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1.0%,最低為下降14.2%。
(API數據公布后美油走勢)
庫存大增再次成為原油空頭砸盤的利器。
美國石油協會(API)周二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14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大增1050萬桶,遠超310萬桶的預期,前值為減少40.4萬桶。
數據還顯示,當周美國庫欣地區(Cushing, WTI原油期貨交割)原油庫存增幅擴大至300萬桶,此前一周為增加220萬桶。
金融博客Zerohedge表示,如果今日美國能源情報署(EIA)公布的原油庫存數據與API相符,上周原油庫存增量將是2001年以來最大。
昨日API數據公布后,WTI油價盤中跌超3%,觸及42.41美元/桶,更新六年新低。
由於庫存大增,油價在過去六個交易日中,累計下跌超過13%
庫存大增
華爾街見聞網站昨日介紹過,原油市場數據供應商Genscape預計,上周WTI原油期貨合約的交割地——Cushing的原油庫存增加了310萬桶。此外,Cushing 的倉庫利用率在一周之間從65%升至了69%。
同時,美聯儲公布的2月原油開采指數顯示,美油價格或進一步下跌。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Ted Wieseman在給客戶的報告中指出,原油市場的供求失衡“並沒有通過美國減少供應而實現改變。”
美油上周收跌近10%,因EIA上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6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451.2萬桶至4.489億桶,創歷史新高。
今日EIA將公布上周的原油庫存數據。
- 升級你的投資腦!9/17講座揭密獲利契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