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青年》醒醒吧 別為僅供糊口的工作一生懸命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4-08 10:10
「你是否為了生活,做一份不喜歡的工作?」別覺得委屈,越來越多人化身為「斜槓青年」,在以供糊口的正職工作之外,積極經營自己另一項專業或才藝,擺脫單一職業的束縛,擁抱多重身分的多職人生。
有趣的是,這裡指的工作不同於所謂打多份工的兼職,而是將你業餘的愛好慢慢培養起來,豐富平凡無奇的上班族生活,甚至有機會讓你擺脫討厭的工作,真正靠喜歡的事情來謀生。心動了嗎?就讓我們先來了解這股快速蔓延全球的「斜槓」旋風,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瑪希.艾波赫在其著作中描述了紐約的一個現象:在紐約很多人都不只擁有一種職業,每當遇到「你是做什麼的」之類的問題時,他們並不能像其他人那樣用一個完整的詞來介紹自己,而是選擇用「斜槓;/」來區分不同的身分,於是她為這些人創造了一個名詞:斜槓青年。在書中,艾波赫舉出許多真實案例,例如:
桑賈伊.古普塔,神經外科醫生/CNN 記者
卡麗.萊恩,藝術顧問/皮拉提斯教練
丹.米爾斯坦,工程師/戲劇導演
羅德.霍夫曼,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詩人/劇作家
羅伯特.蔡爾茲,心理治療師/小提琴工藝家
她把這種現象稱為「斜槓現象」,亦即越來越多的人使用與愛好和業餘生活相關的身分,而不僅僅是以工作中的職位來定義自己。工作只告訴他人你是做什麼職業、靠什麼維持生計;而工作外的身分則體現了你是誰、喜歡什麼、有何特別之處。
艾波赫認為用這種方式能讓一個人變得更加有趣、完整和立體,而且相比於傳統的單一職業,多重職業的生活讓人更滿足,保持收入的同時還能追求和發展更多的自我。
關於斜槓青年,很多人存在著誤解。
有人以為斜槓青年就是擁有幾份兼職;有人則把它等同於沒有穩定收入的自由職業;我甚至還聽過類似「多一個兼職會不會忙不過來?」「斜槓青年會不會影響本業?」「如何保障收入來源?」的問題。
儘管在那些大家所熟知的斜槓青年故事中,主角似乎都因為多重職業而擁有了多重收入,然而成為斜槓青年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擁有額外收入,甚至也不是為了能夠自由支配時間,而是為了追求更豐富的人生和更完整的自己。
即便你有固定的工作,即便有些身分並不能給你帶來收入,這些都不影響你成為斜槓青年。事實上,艾波赫就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她是美國一家非營利組織的副總裁,但這並不影響她成為斜槓青年,因為她還同時擁有作家、演說家和人生教練等其他身分。而今年因中篇小說《北京折疊》而獲得第七十四屆雨果獎的郝景芳,也是一位擁有固定工作的業餘作家。
斜槓青年的思考
某天,我去參加一位朋友的生日聚會,朋友介紹我認識他的另一位朋友,當這位新朋友問起我的職業,我很自豪地告訴他自己是斜槓青年,並特地解釋了它的意涵。然而,令我大吃一驚的是,他一本正經地對我說:「一個人只能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因為我們無法同時做好那麼多事。」聽到這裡,我只能禮貌地點頭微笑,然後默默走開。
這樣的人在生活中並不少見,他們喜歡用固有的思維與信念來判斷所有事物,但問題是,信念是有力量的,它能夠影響人的行為,狹隘的信念很可能會限制一個人的發展和成長:如果有人認為一輩子只能把一件事情做好,那麼他就不會開始其他的嘗試;但如果他相信人有多重潛能,人生也可以有其他可能,那麼他就會選擇體驗與嘗試不同的事,讓自己成為更多面向的人。不同的信念會導致不同的選擇,不同的選擇構成了不同的人生。
然而人的信念是難以動搖的,所以對於堅信「只能專注做一件事」的人,我並無意去改變他們的想法,但對於思想開放、渴望不同生活的人來說,斜槓青年是一種新的啟發,能讓人們看到不一樣的理念與生活方式,並鼓勵人們在人生中開創出更多可能。
艾波赫在著作出版後,收到了世界各地讀者的來信,許多讀者因為書中的故事而深受啟發,他們突然意識到,做喜愛的事與賺錢並不衝突,夢想與工作也並非無法並肩而行。於是很多人重拾了過去的夢想,或者深入發展既有的愛好,讓生活慢慢走向自己想要的面貌。
事實上,我身邊也有很多類似的例子:一些朋友受斜槓青年概念的影響,利用各種優勢與特長,過上了一種全新的、更自主的生活;還有一些朋友利用業餘時間培養新的興趣,例如插花、繪畫、鋼管舞、瑜伽、廣播主持等等…… 即使這些愛好目前還無法成為穩定收入來源,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們因此更快樂和自信了。
斜槓青年是一種策略
過去我們在考量職涯時,基本只有一種策略:縱向單一發展。根據自身優勢決定職業,再一步步往上爬。然而斜槓青年帶來了一種截然不同的策略:橫向多元發展,也就是根據自身優勢與愛好發展多種領域,並獲得多重收入。
在我看來,橫向多元發展是一種更適合未來生活方式的自我發展策略。它能適度結合愛好與工作,不僅平衡生活,也提升了個人發展的靈活度,收入也更有保障。
然而斜槓青年並非一蹴可幾。如同傳統的生涯規畫,斜槓青年的發展同樣需要審慎規畫和全心投入,你必須思考為了達到某個職業要求,要做哪些自我投資。艾波赫根據許多的案例與讀者回饋,將斜槓青年總結為左列五種:
一、穩定收入+興趣愛好組合
這種模式比較適合還在興趣愛好探索階段,或興趣愛好的收入不足以支撐生活的人。
二、左腦+右腦組合
這是一種理性與創造性思維共同發展的模式,例如前文提到的工程師兼戲劇導演丹.米爾斯坦就是這種類型。理性與藝術是非常好的互補,可以帶給人們更開闊的思維。
三、大腦+身體組合
這種模式能夠讓人在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中相互切換,確保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平衡,例如卡麗.萊恩, 她的雙重身分包括藝術顧問和皮拉提斯教練。對於腦力工作者而言,如果能同時發展出體力勞動的職業,是個挺不錯的選擇,我自己就在業餘時間教爵士舞,同時也是 CrossFit(混合健身)一級教練。
四、寫作+教學+演講+顧問組合
這可說是一個黃金組合,也是艾波赫自己的斜槓模式。這四種身分間可以形成完美的迴圈:寫作讓你成為某個領域的意見領袖,演講邀約也隨之出現,等到累積足夠經驗之後又能開展教學和顧問領域。這條斜槓青年發展之路適合知識型人才。
五、一項工作多項職能型
事實上,你不必擁有多種職業就能成為「斜槓青年」。也許你只有一種職業,但它要求你須具備全方位能力,並涉及不同領域,那麼你也是斜槓青年。所有的 CEO 都符合這個標準,不過這樣的角色在企業中將會越來越多。
斜槓青年實際上可被視為一種全新的人生理念和個人發展策略,它強調的是人生多面向的平衡,以及個體潛能的探索,同時鼓勵我們將工作、生活和愛好進行適度結合,最終帶給我們的不只是額外的收入,而是更充足圓滿的人生。
斜槓青年:全球職涯新趨勢,迎接更有價值的多職人生
- 白宮變天!美股前景佳 惟須留意三大隱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