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用水減量7.5%無礙產能 若達10% 約66%廠商可忍受
鉅亨網記者趙曉慧 台北
缺水不妙,經濟部針對工業用水大戶進行問卷調查,今(16)日初步揭露80%結果,若減供7.5%將對產能沒有影響,但若減供擴大至10%,約66%廠商表達可以忍受,有34%廠商表達需做調配因應,部分廠商更可能缺乏儲水設施立即因應。
目前新北(板新、林口)、桃園、苗栗的工業用水,已從減供5%擴大至7.5%,基於未來1季降雨量不樂觀,減供量恐怕必須再升至10%。
為了解對產業的衝擊,經濟部工業局針對非科學園區的全台工業區,進行問卷調查可以忍受的限水程度上限,標準分別為7.5%、10%、15%、20%以及自設標準。
今天中午已回收80%的問卷,受影響產業別主要集中於電子、化學材料、基本金屬、紡織、石化、造紙6大產業。
未來若減供擴大至10%,約66%廠商表達可以忍受,有34%廠商表達需做調配因應,部分廠商更可能缺乏儲水設施立即因應。
科技大廠方面,總統馬英九日前(14日)與新竹科學園區廠商座談會中,台積電企業環保安全衛生處長許芳銘表示,支持政府有關徴收耗水費的規劃,公司的財源可以挹注枯旱期水資源調度之需。
許芳銘還說,台積電力行節水政策,公司製程回收率平均約87%,建議政府可以考慮推廣其他產業,依其特性建立合理可行的節水要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