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國忠專欄】2018年台股配置方向守則
鐘國忠 2017-12-03 09:26
外資又再大賣,您根本不用意外,因為早在先前分析預料中!現在最重要的,是 2018 年您該怎麼選股?
外資果然是逢高賣股
外資 11 月買賣果然如筆者所預期!先前提到外資 9 月出現上市今年最大賣超金額 620 億,10 月又大買超 441 億,對於一個操作者而言,除非 10 月有特別讓外資改變先前大幅賣超的想法,否則外資 Q3 以來就是短中線操作。外資 11 月賣超約 475 億元,因此可預期到 12 月之後,外資在考慮放假及守住績效為前提,可能會持續調節今年已有較大的獲利個股,其中最顯著就是蘋概股。
最近蘋概股多數股票大幅度下跌,您覺得意外?筆者曾在早期提過新機發表前,法人早就建立基本持股水位,新機發表後,獲利調節的機會非常高。如要法人再加碼買進,只有一種情形,那就是出現像過去早期初期智慧型手機剛推出的熱潮般,除了排隊買機以外,還有就是要通路賣的銷售成績遠遠超過法人預期,但此情況好像未見到!
2018 年類股配置重點
由於今年離年底封關已剩下不到 30 天,今年的股市操作績效大致上差不多有個結果,至於 2018 年該如何選股?筆者把這 3 年的走勢作這分析,您們可先作參考 (如附表):
1. 產業趨勢主導一切
近 3 年累計較強類股,目前包括有造紙類、電器電纜、塑膠類、電子類、與電機類等,觀察強勢類股則與國際連動高產業,前三大類股很清楚地跟原物料有關,電子類則與蘋果等旗艦新機推出有關,電機類股與機器人發展有關。至於弱勢者,則以內需產業為主,包括營建、水泥與汽車類,此說明了股價走勢長期是跟產業發展是呈正向變動,選錯類股,結果真的差很大!
2. 次年續強不易
然而這 3 年間的走勢卻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現象,即當年度優於大盤類股,次年走勢不易再持續優於大盤。
如 2015 年台灣因出口不佳,當年台股大跌約 10%,而當年走勢優於大盤類股,包括有觀光類、食品類、金融類與塑化類等,而當 2016 年景氣漸復甦時,當年度台股指數大漲約 11%,優於大盤者有電器電纜、橡膠類、電子類、塑化類、鋼鐵類與水泥類等,至於 2017 年迄今,目前有造紙類、電器電纜、玻璃陶瓷、電機類、運輸類、觀光類與電子類等走勢優於大盤類股,從中您可發現一點,2015 年優於大盤類股的七大類股至 2016 年續持續優於大盤者僅剩塑化類一類,而 2016 年當年走勢優於大盤六大類股而到目前為止,僅有電器電纜與電子類等,儘管這幾天台股有較大波動,但此結果跟筆者在半個月統計前答案是一樣,最後結果不受影響。
或許投資人會問,2015 年大盤大跌時抗跌的類股,為何 2016 年走勢不易優於大盤?主要是以往抗跌者,相對行情上漲時其也會抗漲。今年大盤較去年續漲,但續強類股也只不過僅有二大類股,換言之,不管台股明年漲或跌,今年續強類股明年能再續強者,大概應該也僅約 1~2 大類股,反倒是目前落後大盤類股,明年有不小機會可能優於大盤。在此特別強調。優於大盤不代表是一定會漲,但市場清楚至少選這些類股,明年打敗大盤機率是相對高,所以近期可發現落後大盤類股已開始見攻勢,投資人可多費一些心思尋找。
附表:近 3 年各類股走勢與大盤之比較
- 白宮變天!美股前景佳 惟須留意三大隱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