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來襲 股指回調風險加劇
鉅亨網新聞中心
今日市場熱度繼續降溫,盤中幾度沖高回落,臨近尾盤再度大跌,滬指失守3600點,深成指和創業板指數也大幅下挫。雖然盤中銀行、地產強勢護盤,但是持續性不強,證券板塊領跌滬深兩市,國防軍工、環保工程以及次新股跌幅較深。期指三品種也全線下跌,代表中小盤股的中證500期指跌幅最大。題材股和權重股均表現不佳,市場謹慎情緒在不斷增加。
對於近幾個交易日股市的調整,我們認為主要是對周末利空訊息的進一步反應。此前證監會表示首批10家IPO將在11月20日左右發布招股說明書,這批發售的新股仍是按照原有的申購規則,需要凍結交款,再配號中簽。由於這是IPO新規啟用前僅剩的幾批按照原有規則發行的新股,也是繼7月份證監會暫停IPO以后的首次新股發行,對於打新資金的吸引力仍是較大的,也造成了市場對於資金分流的擔憂情緒,因此,在新股發行前,投資者選擇離場觀望的意愿較大,從而造成了市場的大幅波動。
此外,自10月16日起,滬港通就呈現凈流出狀態。一方面表明當前外資對於國內市場的信心鞏固仍需時日。另一方面,滬港通流出還與AH溢價大幅上升有關,目前恒生AH股溢價指數再度攀升至140點附近,也是今年股災發生前的最高點附近,也加劇了投資者的謹慎情緒。而且,港股相對便宜也使得資金不斷流出A股市場,短期施壓股市。
但是從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中來看,四季度管理層 “穩增長”的力度將會不斷增加。而基建投資是管理層在穩定經濟增速時可主動調控的變量,后期基建投資將會進一步加碼。而臨近年底步入美聯儲加息的時間視窗,資金外流的壓力依然存在,不排除年底前央行再次降準的可能性。
整體上來看,四季度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相對積極,政策預期仍然存在,但是短期受制於新股發行重新啟動、資金外流以及兩融降杠桿等利空因素,股指短期存在回調的風險,建議多單逐步離場,等待市場調整到位再入場。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