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週日改選國會,梅克爾尋求第四任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9-22 09:04
德國週日改選國會,梅克爾尋求第四任期。(夏明珠專題報導)
這兩年國際上重要選舉,出現讓人跌破眼鏡的結果,幾乎已經到達屢見不鮮的程度,這個星期天,德國國會選舉登場,雖然它的新聞聚焦度,不及美國總統大選或英國脫歐公投,但絕不表示它比較不重要。
假使民調準確,德國總理梅克爾應該可以連任,她已經執政 12 年,如果當選又做滿第四個任期,她將追平柯爾的紀錄。
過去十二年來,美國歷經三個總統,英國來去了四個首相,法國也上下了四個總統。如果你不喜歡美國總統川普,你應該覺得安慰,因為梅克爾才是當今全球最有政治影響力的人。不過這一場選舉,關係的不只是歐洲、甚至全世界最位高權重的飯碗誰屬,選舉結果不只關乎歐盟前途,也將牽動世局。
下一屆德國國會,席次很有可能被六個政黨瓜分,這將是二戰之後首見。這也是梅克爾在 2015 年決定開放大門,接納九十萬難民之後,德國的第一場全國性選舉。她的包容政策,曾經面對排山倒海的責難,她承諾會把問題處理好,她做到了,不過她領導的基督教民主黨,也付出了政治代價,輸掉幾場地方選舉。
這些年,德國政治起了不小的變化,社會不再像過去那麼和諧,激進勢力趁勢崛起,德國抉擇黨很有希望進入國會,搞不好會成為第三大黨,德國外長加布瑞爾警告,納粹可能會在德國國會復活,或許有人覺得這話有點危言聳聽,但是德國抉擇黨反移民、尤其是是反伊斯蘭的色彩鮮明,它裡面確實有一些人立場非常激進,這股勢力如果進入國會,幾十萬希望在德國開啟新生活的難民,前途更難樂觀。
除了移民政策之外,氣候變遷、貧富差距、社會安全以及恐怖主義,都是德國選民比較關切的議題。德國人向來重視環保,本屆國會選舉,受到美國總統川普決定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的因素摻和,討論的熱度更甚以往,梅克爾執政 12 年,雖然在環境保護上,態度相當積極,但是德國的碳排量已經接近十年幾乎不見減少。
談到社會公平,德國擁有完善的福利制度,不過仍然存在一些照顧不到的問題,今年的失業率,創了兩德統一以來新低,它的經濟一直維持上升趨勢,可是貧窮人口卻不減反增,快要改寫兩德統一以來新高紀錄,1991 到 2014 年,德國經濟成長了百分之 22,國民所得增加百分之 12 , 不過增加的財富,趨於集中,本來就有錢的人,資產增加最多,中產階級其次,窮人則比過去更窮了。根據調查,德國百分之 60 的財富,集中在百分之十的人手中,貧富差距擴大,是許多社會問題的根源,恐怖主義的威脅也揮之不去,這些都是領導人未來要面對的挑戰。
德國國會選舉,採取兩票制,一票選人、一票選黨,598 個席次,有一半從選區產生,每個選區得票最高的候選人當選,另外一半則是按照政黨在全國的得票比例來分配,得票超過百分之五,才能分配席次。民調顯示,除了大聯合政府的兩大黨之外,還有四個政黨支持率都上看百分之八,下一屆國會很有可能會出現破紀錄的六個政黨。
梅克爾的基督教民主黨支持率穩定的維持在百分之 35 到 40 之間,僅次於梅克爾、最接近總理寶座的前歐洲議會議長舒茲領導的社民黨,支持率大幅落後達百分之 15,民調透露,德國人對於梅克爾執政這些年的穩定,頗為滿意,面對歐洲其他國家民粹崛起以及恐怖主義威脅升高,多數人感覺更需要這股穩定的力量。誠如一個政論家所說,德國人要的不是政治革命,因此應該不會願意冒險改變。
如果沒有太大的意外,梅克爾篤定連任,不過在四十多個政黨競逐下,她不太可能跨越單獨執政的百分之五十得票門檻,未來還是得與其他政黨籌組聯合政府。雖然可能性最高的三種聯合政府組合,都是梅克爾出任總理,但是分析認為,不同的搭檔,還是會給國家政策帶來很大的變化,它不只會影響德國自己的經濟,也將牽動歐元區未來的發展。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