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房市價跌量微增 約僅26萬棟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7-09-14 16:35
文.莊孟翰
今 (2017) 年預估經濟成長率為 2.11%,雖較 2015 年 0.72%與 2016 年 1.48%呈逐年增加趨勢,並且每人 GDP 預計也可提高至 2 萬 4120 美元,惟房地產市場景氣依舊瀰漫著一股低迷氣壓,尤其自從去年推案量驟減,銷售率始終徘徊於三成,市場銷售大致還是圍繞在降價、讓利與贈送裝潢、家電或停車位的老套。
另外,亦有從低公設比或低自備款促銷著手,惟實際效果遠不如預期,此可由電視與報紙廣告、DM 數量銳減,並且鮮見行人密集的十字路口舉牌或遞送宣傳資料見其一斑,由此不難了解代銷公司依舊不包銷,部分房仲從業人員必須靠兼差維持生計之主要緣由。
每年 329 檔期都是觀察房市景氣的重要指標,惟實際銷售依舊不見起色,在一片跌價聲中,雖然大家還在評估 928 檔期的推案量與銷售率,不過如就 2001 年以來全台買賣移轉棟數加以逐年檢討,2001 年買賣移轉棟數約 26 萬棟,期間最高點為 2006 年 45 萬棟,2008 年全球金融海嘯當年約 38 萬棟,其後在錢多、利率低之背景下,2010 年再度攀升至 40.6 萬棟新高峰,及至 2014 年台北市實施囤房稅,交易數量隨即驟降至 32 萬棟,2015 年與 2016 年則再下降至 29.25 萬棟與 24.53 萬棟,分別創下 15 年與 25 年新低,今年一至七月累計 15.1 萬棟,在沒有新利多與利空變數下,預估全年約僅 26 萬棟,與 2001 年之交易量相當,惟如與 2016 年相較,則是價跌量微增走勢。

另外,如再就 2014 年 1 月至今年 7 月各月之買賣移轉棟數加以檢視,最高為 2015 年 12 月 4 萬 7883 棟,主要係受 2016 年 1 月 1 日開始實施房地合一稅之避稅規劃影響,最低為 2016 年 2 月 9875 棟,今年 5 月 12 日遺產及贈與稅邊際稅率調漲至 20%,然交易數量亦僅 2.3 萬棟,即使是贈與棟數,也沒有太大變化,由此不難了解當前房市觀望態度依舊相當濃厚。
此外,如再就今年八月內政部營建署所公布之低度使用住宅與新建餘屋數量雙雙呈現逐漸累增情況,未來在預售屋與新成屋競價求售情勢下,建築開發業仍將以去化餘屋為主,至於新建案則須視景氣動向而定。
由以上分析,2017 年即將邁入第四季,今後在缺乏利多因素情況下,勢將延續價跌量微增的盤整格局,緩步邁向 2018 年。
來源:《理財周刊》 890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理財周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