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鉅亨看世界〉大腦就是會這樣騙你

鉅亨網編譯林懇


據《ScienceDaily》報導,消費者是否對價錢較高的商品產生「質量較好」的錯覺?著名法國商學院 INSEAD 行銷教授 Hilke Plassmann 之前對巧克力與紅酒做的調查發現,受試人員確實對較「貴的商品」觀感較好,這被稱為「安慰劑效果」。

而近期與擁有 200 多年的德國 Bonn 大學腦部科技 Bernd Weber 教授合作,藉由紅酒的牌價高低來實體探測腦部對於「安慰劑效果」的科學性反應。



據了解,研究人員測試了 15 位男士與 15 位女士,平均 30 歲,平躺著試喝相同品質的紅酒 (但沒跟測驗者透露此消息)。如紅酒屬劣等品質,「安慰劑效果」可能不會發生,表示此效果要在產品互相較接近的情況較明顯。此次測驗使用的是 12 歐元的紅酒,中上品質,但給實驗者的價錢為 3 歐元、6 歐元、及 12 歐元。在試喝之前,研究人員便會顯示紅酒的「牌價」,而試喝後參與人員會漱口。

測試結果發現,「安慰劑效果」奏效,「較貴」的紅酒較好喝。在測試當中,研究人員也使用了 MRI 腦波掃描,發現腦部的前額葉皮質內側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及腹側紋狀體 (ventral striatum) 對「較貴」的紅酒產生更大的活動。

據了解,前額葉皮質內側是處理大腦對訊息做比較的區塊,而腹側紋狀體則是大腦對獎勵做處理的區域。Weber 說道,「腹側紋狀體在較貴的紅酒上應當產生更大的活動」。

INSEAD 的結論也提道,大腦反而會影響我們對 CP 值的判斷,而下一步研究將對消費者如何擺脫「安慰劑效果」這課題下手。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