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互聯網+為何沒在發達國家崛起而是在中國更發達?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1-16 08:24


 

在美國因特網的前提明確下,互聯網+的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征稅權的流失,電商的網絡信用體系建立了虛擬的網絡社會、網絡政府,導致政權的征稅權流失與電商崛起!電商崛起的經濟來源實質是稅收套利下的不平等競爭。


為何以往大家必須注冊公司和有銀行賬戶才能夠經營?因為你的客戶是需要你的營業執照和銀行賬戶帶來的國家工商管理和金融體系的信用,別人能夠找到你的法人和能夠確認你的賬戶才會與你交易。這交易當中必須的政府管理的信用需求,是政府能夠成功課稅的基礎。而這個信用被電商的網店管理和第三方支付平臺所替代以后,電商就是網上政權了,它的取費代替了你的征稅!網絡上的各種經營都不繳稅了!征稅權的流失和征稅權帶來的巨大利益,才是其真正的價值來源,與互聯網創新的外衣是無關的。而美國是網絡霸權國家,互聯網+綁定的這個網絡是美國因特網,這個電商的網上政府,實際上就是美國網絡全球政權體系下的一個網絡地方政府了。

很多人拿中國稅收重說事,但中國的稅收率比很多國家輕,千萬不要被忽悠,就是比中國歷史上重,清朝的名義稅率是10%實際稅率是3.2%。中國稅收真實的問題就是不平等,傳統行業也有很多人避稅!外國人妖魔化的背后,是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以后,這個征稅是全球買單的,征稅的對象很多也是外國gdp,比如進口的鐵礦石。

想一下某著名電商和他所處的浙江小商品作坊環境,小商品和零配件的企業老板,以前是一個個體工商戶的執照,然后一張銀行卡收款和付款在一起沒有賬本,稅收是按照流水進行核定的。現在變成了網店和第三方支付賬戶,所有的均通過網絡支付平臺辦理進貨和出貨,企業或個體戶的銀行戶頭沒有流水,整個所有的稅收都不用繳納的,這里不光是營業稅和增值稅,還有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是平均稅負一下子變成了電商取費的空間了!

如果產業大規模的網絡化,就是我們稅源的大幅度的流失!而電商與傳統商業的巨大落差就是稅收為主的!我們現在給各個產業變成互聯網+,就是把傳統的經營各個環節放到了網絡上,就讓每個環節成為一個結算中心,這個結算中心冠以網店,結算方式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就稅收都逃避了!想一下浙江這樣的省份有多大的此種需求,就知道為何浙江崛起了著名的電商!其實真正依靠電商成功的企業比例很低,卻被廣泛宣傳,真正帶來電商網站巨大利益的,是可以避稅的鏈條。

我們可以見到的就是個人和網店通過第三方支付轉賬非常方便容易,而中國的稅收管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限制公戶和私戶之間的轉賬,就如你的公司要給你個人賬戶轉賬是需要很麻煩的手續的,但在電商的互聯網+下,這個屏障沒有了,想要偷稅變得非常的容易。西方的稅收管理其實是比我們更加嚴格的,西方收取現金是需要3%的鈔匯差價的,而且持有大額現金的交易甚至被定為非法,中國是寬鬆得多的,這公戶和私戶的管理在網絡上也被打破,最後我們的稅收如何保障?

可能有人會講我們的很多小商店也是收現金不開發票的,因此也是如網店一樣收稅收不上來,說這個話的不是書齋里的書呆子就是故意的,實際上所有的實體店鋪別管多么小,工商稅務部門都不會放過的,別看他們是收現金不開發票,是需要被核定定額征收的稅款的,這核定的數額一點不少,要少就是腐敗的結果,同時要為腐敗付出代價!同時只要實體店鋪存在,就還有環衛、市容、門前三包、各種附加等等準稅收的費用、攤派、強捐、勞務等等,這些都是傳統行業為了維持社會運行所必須付出的成本,這個成本的承擔對互聯網+的企業也要公平一致才好。

我們可以看到某個巨大的電商企業有大約2萬億的交易額,可他們納稅多少呢?計算了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以后2014年才100億出頭,被描述為稅收貢獻巨大。但這個稅收的比例只有2萬億交易額的千分之五!這是兩萬億對應的所有的納稅額,2萬億交易的背后是參與交易的各方以網店的不注冊不納稅都沒有繳稅的!正常情況下2萬億交易額對應的企業是注冊和納稅的,是有2萬億的產值和gdp的,按照我們目前的納稅率,所對應的企業的納稅額可能需要5000億以上的稅額的,僅僅是按照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的4-6%,光增值稅也是1000億的稅額以上,而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是17%,還有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等,里面稅收流失有多少就可以知道了。這個2萬億占了中國社會零售商品總額的8-10%,我們的消費對gdp和稅收的貢獻大約是三分之一,也就是這個比例下正常應當產生4000億的稅收的。

這里電商與傳統商業是否先進,我們只要看看對電商如果按照傳統行業的平均稅負20%多征收一下稅費會如何?就算不征企業所得稅、店主個人所得稅,我們對電商的交易征收一下增值稅會如何?別說電商還不成規模,電商平臺有2萬億的交易額,比任何的傳統銷售市場的成交額都要大得多了,別說它的銷售額是眾商家共同創造了,義烏的小商品市場也是眾商家創造的,一樣是要繳納定稅的!義烏能夠發達也是繳稅少,而各種批發市場,大商場里面的商家,也是獨立的商業,商場物業就是抽流水的,這與電商上有網店,電商抽網店的流水沒有什么兩樣。所以如果這個電商企業下的全球最大零售商品市場還不征收同等的稅收,你讓其他的傳統市場怎么活?你如果比別人先進,你再比別人有規模,怎么可能你不能承受與別人一樣的稅收?!如果征稅就不能存活,只能說明你是依靠這個套利存活沒有先進性。

我們還可以看一下,到2015年11月11日這一天,互聯網+的龍頭一天的交易額創造了歷史紀錄達到了912億元,這900多億元他們總計有多少利潤和多少稅收?我們要看到的是900億里面gdp貢獻的總稅賦是多少?傳統行業如果是900多億元的銷售額,我們可以看到的就是中國的征稅率平均水平,不會少於200億元的,這里面的增值稅就是17%!(這里不要天真的被騙為17%增值稅有抵扣,這抵扣是前面企業已經繳納的稅款,而互聯網+不注冊,從根上就是沒有稅收的,就算是正規的廠家,它的成本進項稅額也被抵扣到它傳統商品的銷售當中進行避稅了),再加上企業的所得稅和企業主的個人所得稅或者個體的個稅,總共是多少稅?!你全民狂歡的背后是稅收流失買單的!如果同等條件與傳統企業競爭,互聯網+有這個奇跡?而我們哪一個傳統企業能夠有你900億一天的規模?傳統企業900億一年的規模有沒有?你已經在規模上優勢巨大了,為何同等納稅你就生存不了?這不是很好的說明互聯網+的繁榮是依靠稅收套利實現的嗎?!

在互聯網+下,傳統行業的稅收也是可以利用政策造成稅收流失的,比如廣告費的稅收與互聯網的資訊費的稅收是差別很大了,利用互聯網+的政策,很多傳統行業的利潤被輸送和轉移成為互聯網+的利潤,一方面迎合了政府當中一些人的好大喜功,粉飾出互聯網+的繁榮,另外一方面就是傳統行業得到巨大的稅收利益。就如當年什么都變成高科技去免稅一樣,報表上高科技產值暴增,實際卻是一種避稅的手段。我們對原來的高科技項目的造假避稅還是容易甄別的,但互聯網+確實是將互聯網與傳統行業混合在了一起,這里面的利潤輸送你是分不清的,就如電商,他的配送成本和人員可能是最多的,為何不算是傳統的配送物流行業?!而更有一些企業,把本來企業內部的銷售網絡搬到電商網站上變成網店的銷售,各個銷售員的銷售都在這網點上下單,傳統行業的利潤變成了互聯網+的網店收入,網店沒有稅收啊!

這里的征稅權流失還要有關稅的問題,跨境電商帶來的是大量的稅收流失。雖然我們要倡導自由貿易和改革開放,但這是要雙方對等談判的,被單方面的繞過關稅壁壘,肯定是吃大虧的事情。我們注意到連重慶這樣的內地,都在保稅區里面建立起了跨境電商體驗商場,商場看到商品不能買走,只能下單郵寄,這國際郵寄的費用有多貴?他們的優勢就是關稅壁壘帶來的差別,這個逃稅就是跨境電商的生存空間。以往是很多境外代購,個人到境外旅遊的代購,但這是螞蟻搬家的做法,規模是受到限制的。而現在的跨境電商是在保稅區開設的大型商場式的建筑,是大規模的化整為零的批發業務,對行業的影響即將產生規模效應。如果外國人能夠有這樣的避稅頻道,而我們出口的產品沒有,他們就可以單方面的限制我們的產品,這樣的互聯網+的發達,我們算總賬是合算的嗎?

還有人說美國也是網絡免稅的。美國於克林頓執政期間通過了《互聯網免稅法案》,距今已有9年。該法案禁止各州和地方政府對互聯網接入服務征稅,也不允許在現行稅收的基礎上增加新稅種。這一法案為美國互聯網電子商務的發展掃清了障礙。而與此同時歐洲卻制定了對互聯網有征稅意向的法案,從而影響了“互聯網”的發展。這里我們需要注意的就是美國對“互聯網”的免稅只不過是對“互聯網”接入的免稅和限制新的稅種,對在“互聯網”上銷售和經營傳統行業是征稅不誤的!而且歐洲為何要對“互聯網”進行征稅?原因就是“互聯網”的實質是美國因特網,是美國的網絡,這里歐洲是與美國的征稅權博弈,歐洲即使是對“互聯網”免稅,由於網絡無國界,核心網絡企業也不會建立在歐洲的,歐洲當然要征稅,不能通過網絡的利益輸送使得歐洲本來的利益變成美國所得,美國企業所得是要給美國繳納所得稅的,這個稅可不免。因此對美國的“互聯網”免稅是要深入認識的。

征稅權的流失就算我們政府不在乎,這對傳統行業競爭起來公平嗎?有如此巨大的稅收差別,你如何讓傳統企業與之平等競爭?這個稅收的流失不是社會的傷疤嗎?不是互聯網痂?因此電商為何不在發達國家崛起而是在中國發達呢?背后這個巨大利益是不可忽視的,稅收套利是不可忽視的。美國現在搞的是全球征稅,有美國背景的人全球開戶都受到嚴密監控,而我們的互聯網+卻在混淆賬戶的公私性質,給稅收流失帶來方便,這稅收流失帶來的巨大利益羊毛,還被他們說成了羊毛出在豬身上,政府不能認識到這一點,不是與蠢豬無異嗎?為何只有中國崛起了超級的電商?中美的差異在哪里?需要我們好好認識的。(本文作者張捷系量躍資本首席經濟學家、和訊評論專欄作家)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