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定在7%對房地產意味著什么?
鉅亨網新聞中心
今天是全國人大開幕的日子,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在這一天向全國人大代表做政府工作報告。歷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會提到一個關鍵的數據,即當年的gdp增長率。攸克君現在掌握的訊息是,如果不出意外,2015年的gdp增長率將被定在約7%。
這應該是近年以來gdp增長率任務目標定的最低的一次。但是,由於中國經濟總量近年來的快速增長,gdp增長率即便只定在7%,其增長的總量,也要遠遠大於此前,這一點,請諸君一定理解清楚。
gdp增長目標向來具有指導當年度經濟政策口徑、力度、方法、風格的重要意義。那么,近年來最低的gdp增長目標對房地產市場究竟意味著什么?攸克君認為有以下幾點:
1.針對改善型需求的房地產政策口徑進一步寬鬆的可能性加大。
gdp7%確實不是高目標。但是,正是因為其目標定的是近年來最低,更說明了一個問題,即gdp增長7%是政府的底線。換句話說,7%雖然不高,但是意味著這是必須完成的任務。
所以,一旦整體經濟增長乏力,出現“情況”,房地產政策口徑進一步向寬鬆調整的可能性就會變得較大。現在,央行正在評估房地產貸款政策的調整的可行性。這種寬鬆,可能主要針對改善型需求。
2.特大城市的限購之鎖,不會全面去除,但結構性打開的可能行極大。
李克強總理做的政府工作報告文稿,之前經歷過幾次征求意見。在這個過程中,中央政府以不同的方式向地方“吹過風”,這個吹風攸克君自己總結一下,就是“不惟gdp不應該是不要gdp”,換句話說,就是不能因為指標低,地方政府就對經濟增長不作為。
所以,對於北京(樓盤)、上海(樓盤)這樣的特大型城市,就會出現一個局面,一方面是簡政放權、萬眾創新,為了鼓勵這個,要繼續減稅,這一塊的地方財政收入會進一步減少;另一方面,城市規模仍在擴大,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的投資還會上升(就看看北京還要修多少地鐵吧),地方政府要保證這個投入,賣地收入還是需要保障,但全面放開限購又不是行政首長們愿意承擔的政治風險,所以結構性放開,比如對高階房地產限購政策進行調整的可能性非常大。
惟一的懸念就是,北京和上海誰先給誰解套。
3.沒有“大量放水”的計劃,現在房地產市場經歷的現狀可能就是新的“常態”。
gdp目標定在7%這回事,向外界傳遞了一個資訊,即政府貫徹“經濟新常態”的決心。所以,直接導致的就是不會出現諸如4萬億投資計劃一樣的“普遍放水”的政策取向,而是定向向涉及民生和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寬鬆”。之前政府就是這么干的。
所以,在沒有“普遍放水”的情況下,房地產市場出現根本性逆轉的可能性比較小。當前房地產市場遇到的情況,很可能是階段性的“常態”。政府對於改善型需求政策口徑的寬鬆化,至多會對北京、上海的樓市帶來一些積極變化,房地產市場的整體方向,很難逆轉。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轉發!)
- 海外置產首選 9/3台北9/4高雄說明會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