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波:注意「納米樓」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1-02 12:27
回首過去,香港經歷了不平凡的一年,土地、房屋、規劃、保育、工務工程支出等議題經常成為社會輿論的焦點,凸顯發展局的工作責任重大。面對排山倒海的訴求,我感謝各部門同事上下一心,頂住壓力,經過持續不懈的努力,我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展望2017年,雖然政府換屆在即,但我們不會只做看守政府,迴避當前棘手的難題和長遠規劃;我們會繼續迎難而上,並虛心聆聽各持份者的意見,希望工作早日取得成果,讓市民受惠。
繼續覓地 不可怠慢
我們明白市民對住屋需求殷切,所以現屆政府比過往更有決心和誠意去解決土地及房屋問題,希望多管齊下,全方位增加土地供應,協助市民上樓。過去幾年,我們積極加快推地的步伐,無懼「盲搶地」的指控,令私樓供應持續上升,並適時推出樓市辣招,打擊炒風和遏抑投資需求以助穩定樓市。我們了解現時樓價仍然遠超一般市民可負擔的水平,且有俗稱「納米樓」的單位出現,與市民渴求舒適的居住環境背道而馳,除了呼籲市民注意有關的風險外,我們會密切留意有關情況。
根據統計數字顯示,2016年首十一個月的私樓動工量累計已有約24,000伙,創十六年新高,估計2016至2020五年的私樓落成量,每年平均可達20,000個,較之前十二年每年平均只落成12,000個單位相比,大增67%。與此同時,今年九月底時估計未來三至四年一手樓的供應量達93,000個,比我們在2012年中上任時的65,000個大增超過百分之四十三。反映我們努力工作的成果。
基建工程 控制成本
過去數年,香港一直面對建造成本高昂的挑戰。我們必須採取更積極和有效的方法,做好控制工程成本的工作。去年六月,我們成立了項目成本管理辦事處,專責推行成本管理,領導和協調各政策局和工務部門控制工務工程成本的工作。我們亦廣泛諮詢業界各持份者,並與他們協作,藉此推動建造業的改革,令控制成本的工作能夠獲得更佳的效果。
經過約半年的努力,我們樂見一些初步成效。我們審視了約60個將提交立法會申請撥款總值約1,700億元的工務工程項目,透過設計優化,減省了超過100億元的成本。此外,在業界持份者的協作及最新經濟狀況的影響下,香港的建築投標價格指數,已扭轉了過去連續數年上升的勢頭,而漸變得平穩。
樓宇安全 責無旁貸
除了開拓土地和管理建造成本之外,我們還要處理市區重建、樓宇結構安全等工作。本港去年發生了幾宗大型事故,包括城大體育館屋頂倒塌事件、舊中區警署已婚督察宿舍塌樓事件,以及牛頭角迷你倉四級大火,為樓宇結構及消防安全問題響起了警號。人命關天,意外一宗都嫌多,我們對有關問題絕不能掉以輕心。我已督促有關部門做好跟進工作,確保樓宇結構安全,以符合公眾期望。
保護水質 做好監督
另外,政府去年公布了《食水含鉛超標調查委員會報告》,報告剖析了屋?食水含鉛事件的成因,並指出本港現行法例框架和規管制度對保障食水安全與品質的不足之處。我們正積極跟進和落實調查委員會的建議,以改善目前制度上的紕漏。
鑒於公眾和立法會議員對食水來源和保護水質措施的關注,經與廣東省有關當局磋商後,我們初步建議安排議員在2月19日至20日前往東江流域進行考察,了解輸港東江水系統的各項設施及措施,並與有關官員會晤,相信此行將有助議員了解廣東省當局保護及監控東江水水質的工作。我希望議員珍惜是次考察的機會,勿將民生議題泛政治化。《香港2030+》集思廣益
至於長遠規劃方面,我們在十月底展開了《香港2030+: 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香港2030+》)的公眾參與活動。過去一段日子,我們收集到不少市民對更新全港發展策略的寶貴意見。《香港2030+》旨在為香港的未來規劃、土地及基建發展提供指引。為了保育自然資源,我們建議將發展集中在一個都會商業核心、兩個策略增長區及三條主要發展軸,在保育和提升自然資源的同時,滿足房屋、社會及經濟發展的土地需求;改善人口與職位的空間分布,拉近就職地點與居所的距離;提供更多的社區設施及休憩用地以及建立土地儲備,以改善宜居度。
我們明白一個理想的居住和生活環境,必須顧及周邊的社區設施、交通配套、環境保育等問題,我們會繼續虛心聆聽,希望未來的城市規劃能盡量做到「以人為本、與民共享」。由於社會上有不同的持份者,故在規劃過程中,必定會遇到一些反對意見和爭拗,但只要大家齊心協力,放下成見,以香港整體利益為念,我深信在我們團隊的堅持和努力下,市民的生活條件一定可以逐步得到改善,香港的經濟發展一定能再創高峰。
發展局局長 陳茂波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