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際夫專欄】投資基金,這問題永遠有人在問!
羅際夫 2016-11-30 09:00
跟基金扯上關係這二十多年來,永遠都有人在問一個看似簡單,卻又有些複雜的問題,那就是基金費用,最近剛好有幾個與此相關的新聞,趁此機會再來談談基金費用。
首先就是基金平台基富通正式交易後,掀起基金平台的的手續費折扣戰,殺到見骨的 1.1 折,比起銀行頂多 5、6 折,優惠許多。因為手續費是投資人要直接從口袋掏出來,比較有感,所以,有些算盤打得精的人,自然會找手續費最低的下手。就精打細算的立場,投資成本能省一點是一點。
隨著基富通上路,另一個關於費用的問題也被熱烈討論,那就是平台獨家引進了安本旗下 RDR 級別基金,什麼是 RDR 級,就是不退佣給通路的級別,用白話一點說,不退佣給通路就可以省下一些成本。所以,理論上會比同一檔基金其它級別的績效要好些,但要說它的績效勝過所有退佣給通路的基金,那就言過其實了。因為基金的操作是否成功,才是績效關鍵。
這種基金大概也只能在這種不需靠理專三寸不爛之舌推薦基金的平台上銷售,大家熟悉的銀行通路不太可能賣這種基金,因為沒有佣金收入,是要叫理專喝西北風嗎?
那為什麼會有這種類別的基金出現?基金公司給予通路佣金原本是天經地義的商業行為,但久而久之,銷售人員就根據佣金高低來賣基金,因而引發了一些銷售糾紛與弊端,於是有些國家就開始制訂基金公司與通路的佣金規範,希望基金的銷售是從投資人利益出發,而非通路與銷售人員的福利,所以等 RDR 級別的基金應運而生。
很不幸,台灣的基金銷售生態,還是處於根據佣金高低來賣基金的氛圍裡。最近也聽到金融界的朋友說,原本不怎麼賣手續費後收型基金的銀行,而且是銷售量數一數二的通路,也要拚全力來衝後收基金的業績了;還有一家之前外在形象不錯的銀行賣這種基金賣上癮了,獲利大增,什麼客戶權益,再說吧,所以呀,金管會好像有在管,但成效有限啦,本人寫了又寫,也只是狗吠火車。
也就是因為台灣的基金銷售生態多半還是靠銀行通路,所以,基金公司就會想辦法從一些內含的費用撥多一點給通路,以利銷售。除了後收手續費,還有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國內投信公司近年來發行新基金,都已悄悄提高了手續費率與管理費率。以前寫書時,都說國內基金手續費,管理費比境外基金少一半,以後若要再寫,這段話就得拿掉了。為什麼這樣做?自然是因為如此一來可以分潤給通路的籌碼就大增了。
最近,我從銷售通路收到一則訊息,內容如下:通知「荷寶資本成長基金」系列共計 12 個 D 及 DH 級別,擬自 106.1.1 起停止於國內新申購及轉換事宜。後來打聽了一下,是停賣 D 級別改賣 M 級別,雖然沒有寫理由,但剛好是老東家,我秒懂了,因為 M 級別與 D 級別的內含費用結構是不一樣的,可以運用的空間應該大一點。
除了手續費,基金的費用多為內含,不是投資人直接付出,但費用率還是會影響到基金的績效,最近在我正聲的廣播節目中訪問基優網 FUND LOVER 版主時聊到這問題,發現有些基金的費用率還真的蠻高的。這必須靠投資人自己一檔一檔去研究,所以應該也沒多少人會費此功夫。
還有一件事,我也很不解,台灣的基金投資人似乎對於基金的費用相當計較,但以上這些費用問題,卻是不怎麼重視。還有就是在台灣買基金時,對於手續費討價還價,但到國外買基金卻不管他們的手續費比台灣貴,而且還有買賣差價問題,吭也不吭一聲,就下單了,這種神邏輯很難懂!
所以,我常想,雖然常常有人問費用問題,但大家真的在乎嗎?
- 白宮變天!美股前景佳 惟須留意三大隱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