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回報高達360%!揭密A股最穩賺交易策略:拼的就是速度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1-28 09:19


要想嘗試在全球股市一種幾乎穩賺不賠的交易,你需要一塊非常精準的鍾表。

因為這種交易的成敗與公司基本面或者技術形態毫無關係,一切都決定於時機。毫秒之差就能決定是 360% 的回報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這種出現在中國股市的交易被稱作「搶次新股」。在中國最活躍的交易所深交所,市場規則和政府干預的獨特結合,使得那些能在準確時間下達委托並買到剛上市新股的投資者成了大贏家。

在過去一年中國股市總體沈悶的情況下,次新股的潛在回報促使本土券商紛紛在技術領域展開競爭,以期為自己的客戶帶來競爭優勢。哪怕在 6 月份深交所調整系統以提升委托交易的公平性之後,搶次新股的熱情也鮮有降溫跡象。

交銀國際駐香港策略師洪灝表示,這是為數不多總能賺錢的策略之一,交易員們會想方設法繞過深交所的新規定。

要想理解這個交易策略,了解新股在登陸二級市場前的 IPO 定價模式會較有幫助。與歐美國家市場力量發揮決定性作用不同,中國的監管規定給新股發行估值設定了一個上限。估值限制的本意是保護散戶投資者,但卻導致 IPO 定價嚴重偏低;一旦進入二級市場,股價就會飆升。

數字說明一切。根據彭博和中國財經信息網匯編的數據,今年中國所有股票 IPO 的本益比都不超過 23 倍,而深證綜合指數上市公司的本益比中值為 68 倍。今年在深交所上市的 99 只新股,每只都在上市首日漲停。

在 IPO 階段中簽的投資者獲得的回報最高。但中國的 IPO 搖號抽簽制度中,極其激烈的競爭意味著新股中簽率極低。中財網數據顯示,2016 年中國 IPO 平均中簽率只有 0.05%。

對於在 IPO 階段空手而歸的投資者來說,「搶次新股」給他們提供了第二次機會。

關鍵是要在價格偏差消失前入場。在美國和香港這樣的市場,由於上市首日股價沒有漲停限制,因此 IPO 定價過低的狀況很快就能得到修正。例如,去年 Shake Shack Inc. 在紐約上市首日開盤飆升 124%,在二級市場買入股票的投資者短期內幾無獲利空間。

而在中國,新股上市首日的漲幅限制在 44%,此後每天的漲幅限制在 10%。這就意味著 IPO 價格偏低的修正需要多個交易日才能完成。凱基證券駐上海分析師陳浩表示,這就增加了賣家過早減倉的可能性,要麼是因為他們信息不充分,要麼是有緊急的套現需求。

買到這些股票的關鍵,是讓交易委托抵達交易所系統的時間早於其他投資者。

每個交易日的開盤集合競價階段,深交所會接受 9:15 或以後抵達的報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若按以前的系統,計算機系統距離交易所最近的交易員會享有優勢,因為他們的報單通過光纖傳輸到交易所服務器所需的時間更短。

優勢券商

根據 6 月份上線的新系統,深交所允許券商評估報單數據傳輸時間(也就是傳輸時延),可略早於集合競價時段下達報單,只要報單抵達交易所系統的時間在 9:15 或以後即可。知情人士稱,這就意味著距離深圳 1,200 英裡外的北京投資者理論上可以擊敗緊鄰深交所的投資者。

雖然目前還不清楚新系統是否對搶次新股的成功率產生重大影響,但彭博匯編的交易所數據顯示,搶次新股的贏家名單發生了變化。

在新系統上線前,今年搶次新股最活躍的是華林證券位於深圳的一個營業部。6 月 6 日以前上市的 29 只新股中,該深圳營業部是其中 6 只股票的上市首日前五大買家之一。

低成交

而在新系統上線後發行的 70 只新股中,華林證券該營業部只在兩只股票上躋身上市首日前五大買家行列。新晉活躍券商包括東海證券在常州的一個營業部(距離深圳約 730 英裡),和浙商證券在上海的一個營業部。二者均 7 次躋身新股上市首日的五大買家之一,而在舊系統時候一次也沒有。

彭博致電上述華林證券和東海證券的營業部,均無人接聽。浙商證券上海該營業部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員工稱,基於客戶反饋,該營業部沒有覺得新舊系統之間有差別。

上海的個人投資者、現年 33 歲的 Paul Yang 表示,一些擁有技術優勢的券商營業部以往很頻繁地出現在新股主要買家的行列之中,但現在買家的組成更加多樣了。Yang 此前在一家投資公司做了八年的股票交易員,之後離職自己炒股。

他表示,這說明新的交易系統上線後,一些券商的優勢不再明顯,報單過程也更加公平和隨機。但他也表示,不可能實現完全公平。

深交所和上交所的代表均不予置評。一些券商高層透露,在上交所搶次新股的成功率一直都低於深交所。因相關信息未公開,這些高管要求匿名。

「搶次新股」交易最大的弱點就是很難批量執行。賣家稀缺使得成交量很低。今年以來深交所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成交額只有 28 萬元人民幣(40,500 美元)。上市後前 10 天的日均成交額也只有 3,700 萬元,而深綜指成份股裡市值居中的股票日均成交額為 1.76 億元。

但是,在深市基準指數今年下跌 7.8% 的背景下,就算只買到一點次新股也總比顆粒無收要好。根據彭博匯編的數據,截至 11 月 25 日,在掛牌交易至少 1 個月的深交所新股中,若上市首日以漲停價入場,投資者獲得的平均回報率可達 366%。

當然,搶次新股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Yang 說,在深交所新系統上線後他也試過搶次新股,但未能如愿。他認為,有朝一日自己也許能成功。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