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市場環境持續優化 玉米價格企穩回升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1-03 00:40


本文經期貨日報授權發布

供需兩端齊發力資源配置顯成效

引言

今年是東北臨儲玉米收購政策取消的第一年。前段時間,僅東北三省一區就有數量高達上億噸的新產玉米集中上市,此外,內地新產玉米數量十分龐大,庫存陳玉米數量居高不下,這些都對玉米價格上行形成較強的心理壓力,市場對後期玉米價格的預期較為悲觀。但進入10月以來,國內期現貨玉米價格的表現卻出乎市場意料,特別是內地玉米價格和玉米期貨價格在10月份還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近日東北地區玉米價格也有所走高,很多市場主體對此感到十分困惑。那麼市場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新產玉米「上樓」集中供應壓力減弱

「9月中下旬,濕玉米棒子的收購價格一度跌破了0.3元/斤,但進入10月以後,收購價格就直線上升了。」河南省延津縣玉米收購商母老四告訴期貨日報記者,今年新產玉米上市後,市場收購價格一路下滑,最低時和10年前的玉米市場價格水平差不多,但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主要原因是在玉米價格跌破農民的生產成本以後,很多農民乾脆不賣了,隨後北方大部分地區又出現了陰雨天氣,特別是10月中下旬的連陰雨天氣持續了近兩周時間,玉米市場流通量一下子降了很多,而市場需求並沒有減弱,玉米價格自然不斷走高。

10月上中旬,記者在河南、陝西、河北進行玉米市場調研時發現,往年不多見的玉米樓子又在北方地區農村大量出現了。據了解,今年新產玉米上市後,受東北三省一區臨儲玉米收購政策取消影響,很多市場主體在新產玉米上市後持觀望態度。雖然新產玉米上市初期新增供應壓力並不大,但由於需求疲弱,新產玉米價格不斷走低,其中內地產區國標中等新產玉米收購價跌破了0.8元/斤,國內玉米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則直接跌破了0.7元/斤,當時有業內人士甚至預測,國內現貨玉米價格會跌到0.65元/斤以下,「穀賤傷農」的現象開始出現在部分產區。

母老四告訴記者,面對日漸走低的新產玉米價格,產區農民很快就「不幹了」。與東北三省一區大面積種植玉米的農民相比,內地農民種植玉米的面積較小,收穫的玉米數量自然也比東北地區農民少很多,因此內地農民有地方也有辦法保存好玉米。在今年新產玉米收購價格較低時,很多農民不是直接把玉米棒子存放在玉米樓子裡,就是把新產玉米直接搬上房頂晾曬起來,安全保存一年時間沒有問題,新產玉米集中上市的供應壓力一下了就減弱了很多。

據記者了解,河南、陝西、河北、山東等內地省份近年來玉米產量不斷增加,而且這些地區的玉米收穫上市時間比東北地區早1個月左右,多年來這些地區玉米產量的增減以及上市數量的大小對國內玉米價格均形成了較大的影響。今年,由於這些地區的農民普遍惜售玉米,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我國新產玉米集中上市的供應壓力。更應值得市場注意的是,農民惜售玉米還讓市場庫存結構發生了改變,有相當一部分玉米庫存現在轉移到了農民手中。如果再考慮到內地農民自身玉米需求較強的情況,這部分庫存玉米在未來也不會對市場形成供應壓力。這將有助於化解東北產玉米集中上市後國內玉米市場面臨的供應壓力,同時也會讓玉米市場價格再度下跌的風險降低。

「玉米價格不理想,有惜售心理的恐怕不只是內地農民,東北地區農民同樣也不願意低價出售。」黑龍江省嫩江市玉米貿易商老潘告訴記者,今年東北地區玉米生長期間遇到了乾旱天氣,很多地區玉米產量低,如果再低價出售,種地農民會虧很多錢,部分農民肯定承受不起。一些農民在新產玉米上市後,面對沒有達到預期的市場價格,開始觀望等待,囤積惜售。

目前,東北地區玉米正進入收穫高峰期,上市量不斷增大,但由於部分農民惜售,加上很多鼓勵收購東北新產玉米的政策與措施陸續出台,市場所面臨的供應壓力不及此前市場預期,東北地區新產玉米收購價格也不斷回升,東北玉米臨儲政策調整對玉米價格的衝擊已從高點降到了低點。

調控措施密集出台新產玉米「倍感輕鬆」

10月份以來,國內新產玉米尤其是內地新產玉米價格和玉米期貨價格不但止跌,而且還出現了持續小幅走高行情,如玉米期貨主力1701合約價格自9月30日至10月28日高點最大累計漲幅達到了156元/噸。這除了農民惜售支持玉米價格止跌回穩這個因素之外,在此期間有關機構不斷出台的鼓勵各市場主體入市收購新產玉米以及刺激玉米下游需求增強的政策措施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新產玉米集中上市階段,在東北玉米臨儲收購取消的重大利空影響還沒有完全消化完畢之際,市場對新產玉米價格停止下行感到十分不解。這主要是因為市場沒有注意到,在新產玉米價格過低之後,市場各方已做出了各種反應,特別是有關機構及時出台了多項政策,採取了多項措施來對市場進行引導和調控。」河南新鄉市糧食貿易商李全軍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在農民開始惜售以後,收購玉米的小商販和小型貿易商、小型飼料企業發現市場流通量不是十分的充足了,同時感到新產玉米價格再度下跌的概率越來越小,為了在低價區多收點玉米,他們紛紛加大了採購量,這讓玉米價格下部支撐不斷增強。

李全軍介紹,有關機構為了保護種糧農民收益,一方面及時針對種植玉米的農民發放「生產者補貼」,另一方面開始引導與督促主要市場主體入市收購玉米,同時各產區地方政府還紛紛出台了補貼政策來刺激需求,如東北大部分產區政府出台了補貼玉米深加工業的政策。在需求不斷增強的情況下,玉米價格很快就得到了提振。在主要市場主體積極入市收購以後,其他市場主體也開始積極跟進,新產玉米市場收購日趨活躍。由於今年東北新產玉米價格低於內地產區,近年來經常出現的玉米倒流現象消失了,而且當前還出現了大量東北產玉米流入內地的現象,這不但有利於減輕東北地區市場供應壓力,同時還遏制了內地玉米價格過快上漲的勢頭,有利於國內玉米價格長期穩定運行。

據記者了解,早在9月21日有關機構就發布了《關於切實做好今年東北地區玉米收購工作的通知》,10月10日有關機構又發布了《2016年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指標及評分標準解讀》。10月中下旬,有利於新產玉米價格止跌回升的政策與措施更是頻繁出台,可以對玉米價格直接發揮抬拉作用的收購措施也開始實施,其中中儲糧內蒙古分公司向各直屬庫下發了《關於啟動2016年秋糧玉米收購工作的通知》,當前收購工作正在全面展開,主要市場主體收購2016年東北新產潮糧玉米(國標中等品及以上)的價格在0.65—0.71元/斤,這為新產玉米價格託了「底」。

而為了減輕市場供應壓力,10月20日國家糧食局糧食交易協調中心又發布了《關於暫停國家政策性玉米銷售的公告》。公告稱,由於東北新產玉米已陸續上市,為切實做好玉米收購工作,鼓勵各類市場主體積極入市收購新糧,有關部門決定暫停國家政策性玉米銷售,2017年5月玉米收購期結束後再適時研究安排庫存玉米銷售。屆時,將根據市場供求等情況,按照不打壓市場原則確定銷售底價,合理把握銷售時機、節奏。

市場人士認為,如此以來,龐大的庫存陳玉米被「關在籠子裡」,其對玉米價格的打壓作用以及讓市場形成看跌玉米價格的心理基礎一下子消失了,這讓新產玉米「倍感輕鬆」。

此外,據了解,國家糧食局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積極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督促地方政府切實擔負起保護農民利益、維護儲糧安全的責任,紮實做好今年東北地區玉米收購工作,自10月14日開始已派出工作組赴內蒙古、吉林、黑龍江省(區)糧食局,督導調研秋糧收購工作落實情況和採取的措施。10月底,吉林省、黑龍江省等分別召開會議或下發通知要求做好新產玉米收購工作,要求做到「有人收糧、有錢收糧、有倉收糧、有人賣糧、有人買糧」。

不過,上述已出台的政策與措施主要集中在鼓勵玉米收購方面,這僅是使玉米庫存發生轉移而已,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玉米供應壓力大的問題,更無法解決玉米價格低的問題。因此,市場人士認為,刺激玉米需求增長才是解決問題的最終辦法。

值得市場關注的是,吉林省等產區政府已開始積極解決玉米需求問題。10月底,吉林省有關機構印發了《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企業財政補貼管理辦法》。據了解,根據國家實施東北玉米深加工企業收購加工新產玉米獎補政策精神,為支持玉米購銷市場化改革,引導多元主體積極入市收購,促進玉米加工轉化和深加工企業穩定發展,緩解農民「賣糧難」,吉林省有關機構報經該省省政府同意,決定對省內規模以上玉米深加工企業收購加工省內2016年新產玉米給予補貼。結合該省實際,補貼條件及對象確定為省內具備10萬噸以上玉米年加工能力、就地採購加工且有自建倉儲設施,嚴格執行《吉林省糧食流通統計制度》,履行統計報送義務,申報資訊真實準確、信譽較好的法人企業。補貼時間為今年11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期間,玉米深加工企業收購入庫且6月底前實際加工消耗的2016年省內新產玉米,標準為每噸給予200元補貼。

進口玉米與替代品優勢不再國產玉米需求漸旺

「目前,我國南方地區飼料企業等採購進口玉米與替代品的數量越來越少了,進口量也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左右。」廈門進口玉米與替代品貿易商馬志強告訴記者,進口玉米和替代品數量之所以大幅下降,和國內玉米價格較低有很大關係。由於當前進口玉米與替代品完稅後成本和國內玉米價格相差不大,進口商的採購願望並不強。

據記者了解,南方港口當前到貨的進口高粱完稅後成本在1700元/噸左右,這和當地國產玉米1800元/噸的銷售價格比較接近。在價格方面,進口玉米與玉米替代品等已不再擁有較強的價格優勢。

近年來,由於國內玉米、小麥、稻穀等農產品(000061,股吧)價格高企,尤其是玉米價格和國際市場相差過大,進口玉米及其替代品數量增長迅猛。這些進口玉米與其替代品憑藉低廉的價格優勢,在國內市場「橫衝直撞」,特別是在南方市場,幾乎要取代國產玉米成為市場主角。

有關機構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僅進口玉米酒糟粕的數量就高達541.3萬噸,同比增長35.3%。2015年的進口數量更是增長到700萬噸左右,同比增長20%左右。尤其值得市場重視是,自2013年下半年以來,我國進口大麥、高粱、木薯的數量增長幅度更是遠遠大於進口玉米酒糟粕增長幅度。這導致近年來我國進口穀物及副產物數量龐大,對國內糧食與飼料原料市場形成了較大衝擊。據了解,2014年我國進口大麥、高粱、玉米酒糟粕等穀物及副產物的總量在1900萬噸左右。到了2015年,這個總量已在5000萬噸左右。

進入今年下半年以來,由於國內玉米等農產品價格下滑較快,進口玉米及其替代品的價格優勢喪失,進口數量日漸減少,這為國產玉米銷售騰出了市場空間。

市場人士認為,隨著進口玉米及其替代品退出國內市場,國產玉米需求增長的勢頭會越來越強,市場價格保持穩中有升態勢值得期待。

下游獲利空間大玉米消化速度快

近日,在河南省東部的一家酒精生產企業,期貨日報記者發現,該企業的酒精生產車間一天24小時一刻也不停息。「生產工人日夜忙碌的原因主要是市場需求太強了,同時用玉米生產食用酒精的利潤也高得令人欣喜。」該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

「3斤玉米生產1斤酒精,現在玉米價格這麼低,酒精價格這麼穩定,酒精企業肯定要開足馬力生產。」河南省商丘市白酒經銷商老常認為,現在用玉米生產酒精十分劃算,玉米下游產品需求的強勁將帶動玉米價格回升。

走訪部分玉米澱粉加工企業、飼料生產企業和生豬養殖戶記者了解到,玉米澱粉、飼料與生豬價格等當前運行穩定,這些玉米終端用戶對玉米的需求有增無減,未來隨著這些企業開機率與養殖戶生豬存欄量的上升,玉米市場需求估計較為樂觀,新產玉米將大量得到消化。

整體來看,經歷了新產玉米價格快速下跌的過程以後,當前國內玉米市場已趨於穩定,國內玉米價格已經觸底的概率很大,東北臨儲玉米收購政策取消對市場的影響漸行漸遠。市場人士預計,未來在進口玉米及其替代品數量不斷減少、國產玉米下游產業產品需求增強以及產區農民依然有較強惜售心理的情況下,國內玉米價格將呈現穩中有升態勢。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