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基金

震盪市賺錢效應轉換 私募嘗鮮可交換債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0-06 01:30


和訊基金消息在資產荒背景下,資金不斷挖掘追逐新的資產,兼具股性和債性的可交換債成為近期私募基金的新寵。

截至9月20日,今年已有29只私募可交換債成功發行,另有17家上市公司披露其重要股東啟動私募可交換債發行程序。

從數量上看,目前總計已達46只的私募可交換債發行數量遠超過去三年之總和;而在規模方面,這46只私募可交換債合計募集資金約為597億元,是此前三年總和的兩倍。

目前關於可交換債券,有一種擔心,認為存在以下套利模式:首先,大股東通過發行可交換債券向私募募集資金,通常可交換債券所約定的轉換股票價格要比現在的股票價格貴;接着大股東在拿到資金之後再參與到公司股票的定向增發,通常定向增發會以比現在價格更低的價格發行。


這樣一來,假如這兩筆交易都順利完成,可交換債券最後轉化成股票,而大股東又完成了定向增發,那麼實際上大股東就完成了一筆沒有任何風險的套利——用價低的價格買進新股,然後用較高的價格賣出新股。

有關可交換債券的另外一個擔心,是私募可能會在轉換成股票之後,大肆提高股價,進入坐莊模式,由此而造成市場的混亂。

滬上某以做債為主的大型私募基金經理表示,在配置可交換債時同時看中其股性和債性。若轉股價格低,則看中股性,其票面利率就會低。若轉股價格高,就看中債性,其票面利率會比較高。最終會不會換股,還要看換股和持債的收益比較。

在上述基金經理看來,直接買入股票需要承擔股票下跌的風險,而買入可交換債則不用,一旦股市大幅下跌,不但有可能下修轉股價(同樣資金獲得更多股票),也可能一直持有債券獲得確定的收益。

王利峰也表示,股性和債性分析都是不可缺少的,最後是否選擇換股,要根據當時的正股價格、轉債價格、市場環境等因素決定。

滬上某家以定增擅長的私募則對此看法不同,其合伙人表示,參與可交換債類似於一種帶有安全墊的炒股,如不能轉股,僅僅拿債賺取票息意義不大。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