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亞洲匯率戰中的關鍵角色
鉅亨網新聞中心
隨對於爆發全球匯率戰的擔憂增強,亞洲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中國身上,觀察中國是否會為了扭轉經濟急劇放緩而讓貨幣貶值。
亞洲的一些央行匆忙降息,不僅表明他們面臨通縮性壓力,也顯示出如果中國讓人民幣走軟,這些央行的政策選擇將極其有限。
印尼周二突然降息,此前新加坡、印度和中國已經降息。這些央行今年均意外降息以刺激經濟成長。
從某些方面來看,印尼央行降息之舉提醒人們,人民幣對於亞洲地區的貨幣政策決策是多麼關鍵。
印尼盧比不斷貶值,通脹也在下降,但仍然較高。周二的降息動作暗示出在兩大風險因素降臨之前行動的緊迫性:美國公債收益率(殖利率)急升或人民幣急貶。
這兩種情形都可能導致亞洲貨幣急劇貶值和外資流出。
雖然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FED)升息的時間和速度仍未可知,但中國讓人民幣貶值的機率確在上升,盡管這種機率是從非常低的水平上升。
“中國壓低本幣匯率不再是個難以想象的問題了,”匯豐銀行駐香港的亞洲經濟研究聯席主管Frederic Neumann表示。
他說,中國面臨的通縮壓力令外界預期,該國可能跟隨日本和其他歐洲國家的腳步,放鬆政策以托升國內物價。此類舉措已導致日圓和歐元等貨幣大幅貶值。
“中國可能擾亂其他央行放鬆政策的計劃。這些央行可能不得不維持較高的利率水平以遏制本幣跌勢,這將成為抑制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因為這些經濟體高度依賴信貸以推動消費,”Neumann表示。
人民幣匯率成為穩定器
該國的消費者通脹率目前處於五年低點,而生產者通縮情況正在加劇。由於政府正在嘗試控制地方負債,因此並不願意大舉降息或增加政府支出。
人民幣貶值將有助於推高出口獲利,提振增長並創造就業。中國2014年的經濟增速為24年來最慢。
不過,中國同樣有理由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資本外流可能會引發動蕩,導致樓市價格進一步下跌、龐大的影子銀行系統出現壞賬和違約惡性循環。
自11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累計下挫2.3%,跌幅低於其他大多數亞洲貨幣。同期,印尼盧比兌美元就下跌了近6%。
美銀美林分析師表示,人民幣貶值目前仍只是一個尾部風險,也就是貶值機率極低。但他們估計市場定價顯示,2015年人民幣貶值10%的機率為30%。
由於亞洲大多數國家要麼向中國出口商品和服務,要麼與中國爭奪不斷下滑的全球需求,提高本幣競爭力的競賽可能會變得愈發激烈。
美銀美林分析師Piron估計,菲律賓披索、泰銖、新加坡元和印尼盧比貶值風險最大,因為從歷史來看,他們的貿易加權匯率過高;台幣和印度盧比的風險較小。
但分析師認為,只有中國採取某種重大舉措,例如大幅下調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或是把人民幣匯率從盯住美元改為與更廣泛的一籃子貨幣掛鉤,那麼事情才會變得更加糟糕。
這可能會加劇匯率波動和貶值程度,引發大規模的資本外逃,並迫使這些國家加息。
“人民幣已成為亞洲的穩定器,我們只是希望中國不要收回這個穩定器,而讓所有人失控,”Neumann稱。
“如果那樣的話,我們將面臨一場匯率風暴,可能會極其動蕩。”
(來源:路透中文網 編譯 張濤/徐文焰/許娜;審校 孫茉莉/張荻)
- 升級你的投資腦!9/17講座揭密獲利契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