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對於扶貧工作都用了哪些典故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9-23 14:10
2016年7月20日,習近平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深刻指出:「扶貧開發到了攻克最後堡壘的階段。」扶貧開發工作,不僅能夠切實解決民生問題,造福於民,而且關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順利實現,意義重大,利見長遠。這些年,習近平對於扶貧工作都用了哪些典故,讓我們一起來看。
愚公移山
【習語】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已經吹響。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干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出處】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列子·湯問》
【解析】
扶貧工作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打贏脫貧攻堅戰,不在一朝一夕,而在於持之以恆、久久為功。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扶貧工作的講話中,用「愚公移山」的典故,意在指出,做好扶貧工作需要有愚公精神,不怕困難、勇往直前,方能達到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的良好成效。
因地制宜
【習語】
發展是甩掉貧困帽子的總辦法,貧困地區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把種什麼、養什麼、從哪里增收想明白,幫助鄉親們尋找脫貧致富的好路子。要切實辦好農村義務教育,讓農村下一代掌握更多知識和技能。抓扶貧開發,既要整體聯動、有共性的要求和措施,又要突出重點、加強對特困村和特困戶的幫扶。脫貧致富貴在立志,只要有志氣、有信心,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
——2013年11月3日至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說
【出處】
夫築城廓;立倉庫;因地制宜。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
【解讀】
中國幅員遼闊,由於氣候、土壤、水源的差異,不同的貧困地區有各自發展的特點和潛力。貧困地區要實現發展,就要因地制宜,立足當地實際情況,走出適合自身發展的脫貧之路。習近平總書記用「因地制宜」這個詞語指導脫貧攻堅工作,體現了頂層設計的高瞻遠矚。
對症下藥
【習語】
切實做到精准扶貧。扶貧開發貴在精准,重在精准,成敗之舉在於精准。各地都要在扶持對象精准、項目安排精准、資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戶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脫貧成效精准上想辦法、出實招、見真效。要堅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區別不同情況,做到對症下藥、精准滴灌、靶向治療,不搞大水漫灌、走馬觀花、大而化之。要因地制宜研究實施「四個一批」的扶貧攻堅行動計劃,即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通過移民搬遷安置一批,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過醫療救助扶持一批,實現貧困人口精准脫貧。
——2015年6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召開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
【出處】
府吏倪尋、李延共止,俱頭痛身熱,所苦正同。佗曰:「尋當下之,延當發汗。」或難其異,佗曰:「尋外實,延內實,故治之宜殊。」即各與藥,明旦並起。
——《三國志·魏志·華陀傳》
【解析】
追本溯源,每個地區、每個家庭有不同的貧困原因。唯有找准病根,對症下藥,才能保證藥到病除。習近平引用「對症下藥」這個成語,體現了一切從實際出發的觀點。在扶貧工作中,只有對客觀情況采取相應辦法,才能做到精准扶貧,妥善解決貧困問題。(中國日報朱婧)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