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大陸四大銀行可能被要求回收舊貸1780億元
鉅亨網新聞中心
市場消息稱,多家在1月上半月信貸投放量過大的銀行不僅被要求暫停放貸,還被要求大幅回收舊貸款,其中四大行被要求回收舊貸款約1780億元。
據華夏時報1月30日報道,2010年第一個月,商業銀行和監管層正在上演著一場“放貸超速”和“監管圍剿”的游戲。
1月的前半個月信貸超標,使監管層連續不斷地發出緊縮政策的信號。這些商業銀行頻頻受到從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到公開市場收回流動性,到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再到窗口指導等監管層的“圍剿”。
最新消息是27日市場傳言,多家在1月上半月信貸投放量過大的銀行不僅被要求暫停放貸,還被要求大幅回收舊貸款。
在此次監管層的緊急“圍剿”使銀行回收舊貸款的行動中,根據《華夏時報》記者溝通了解多方數據,四大行被要求回收舊貸款數額應在1780億元左右。當28日下午某股份制銀行零售信貸部相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確實聽說此傳聞。被要求回收舊貸款對四大行而言,能大大補充其自身資本,從而提高資本充足率。”
按照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此前在香港透露的1月放貸上限僅為9000億元。上述人士表示,“而現在當務之急,是盡快縮小貸款總額,能賣的就賣出去一點,能回收的就盡快回收,爭取月底不破底線。”
一方面暫停放貸,另一方面被要求回收舊貸款,此前業內人士一直擔憂的“銀行系統資本充足率下降”問題緩解了些許緊張氛圍。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從現在看,如果明年(2011年)新增貸款在7.5萬億左右,資本充足率不會對銀行信貸形成制約作用。因此不必對銀行過分擔憂。
緊急“圍剿”繼續
四大行需回收貸款1780億
1月的前半個月信貸失控,監管層的緊縮方式繼續進行。最新消息是27日市場傳言,多家在1月上半月信貸投放量過大的銀行不僅被要求暫停放貸,還被要求大幅回收舊貸款。
事實上,工行從側面證實了這一說法。本周三(1月27日)工行稱,進入1月下旬以來,由于存量貸款集中到期收回、信用卡透支結算等因素,貸款增速趨于平緩。
業內人士表示,監管部門嚴控信貸規模的壓力下,多家年初激進放貸的銀行將不得不在近期加速回收舊貸款,且不再新增貸款。
[NT:PAGE=$]
以四大行為例,截至1月15日僅半個月時間,工、農、中、建共新增貸款達5000億元左右。而根據銀監會對銀行提出的要求,1月份的信貸規模不能超過全年總額的12%。
此前,路透社27日援引知情人士稱,去年底銀監會已通過窗口指導等方式,對各個銀行今年(2010年)的放貸總額提出了一些“建議”:工行今年的新增貸款額度超過8000億元,為各大行中最高;建行和農行均在7000億元上下,去年(2009年)在信貸市場一路高歌猛進的中國銀行則規定不允許超過6000億元。
至此根據銀監會的放貸指導建議,1月信貸規模應分別控制在工行約960億元、建行和農行約840億元,而中行則被限制在720億元左右。
但與指導建議相沖突的是,僅僅1月前15個工作日,工、建、農、中就已經放貸分別約1600億元,600億元,1000億元及1600億元。這樣看來,四大行被要求回收舊貸款工行為640億元,農行160億元,中行最多為980億元,共計約1780億元。而建行則保持緩慢增長勢頭不在被要求回收貸款行列。
回頭看看這一個月以來,市場傳聞并非第一次釋放收緊信號。業內人士總結,細看央行出臺的一系列貨幣政策可能都是針對信貸。其實剛剛進入2010年,央行的貨幣政策就給商業銀行一個“下馬威”。
1月7日,央行在公開市場發行的3個月央票利率“意外”上行4個基點。12日晚間,央行突然發布消息稱,將從18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央行的舉動引起了整個金融市場的震驚。當晚,整個歐洲股市被中國因素拖累了1%以上。第二天開盤的A股也聞風重挫101點。
緊縮政策并未就此停下來。市場傳聞放貸較多的銀行已經被監管層叫停了貸款,央行上調了中行、中信、光大等銀行差別存款準備金率。
該消息一出,滬深股市立即因市場流動性明顯緊張而作出反應。26日滬深股市大跌2.42%,差點失守3000點,27日股市再跌1%,滬指更跌破了3000點整數關口,重回了“2時代”。
隨后調控接踵而來,21日,3個月央票利率再度提高4個基點。上周五整個市場彌漫著央行即將加息的傳言,國內A股早盤即大幅低開。同時分析人士認為,3個月期央票利率繼續上調說明目前央行采取措施控制信貸投放信號是明確的,也在市場預期中。
資本補充壓力驟減
充足率或“撥云見日”
[NT:PAGE=$]
自從2009年下半年天量信貸投放以來,信貸爆發性增長使得包括四大行在內的商業行的資本充足率普遍明顯下降,并且一直延續到去年第四季度。
而正當市場對銀行業流動性憂心忡忡,擔憂2010年的資本充足率是否會延續2009年下降態勢之時,27日市場傳言的“1月上半月信貸投放量過大的銀行被要求大幅回收舊貸款”的消息或許能消除市場對銀行資本充足率的些許擔憂。
中金公司隨后發布報告顯示,2008年末,銀行系統平均資本充足率一度達到12%創歷史最高值,但由于2009年上半年天量放貸一度使資本充足率平均下降約2.5個百分點左右。
“可以看到的是,進入2009年四季度以來信貸增長放緩以及部分上市公司積極補充資本金,銀行系統平均資本充足率已開始回升。”中金公司銀行業分析師周光表示,“而這一態勢估計會延續到一季度末,監管層將繼續緊縮信貸的政策,以保證銀行系統內的流動性。”
報告同時顯示,截止到2009年第四季度末,商業銀行平均資本充足率達11.7%,其中平均核心資本充足率達9%,均明顯高于目前的監管要求。同時預計2010年銀行系統平均資本充足率將進一步升至12.3%以上,仍處于較高水平,銀行機構整體資本充足率不會出現約束放貸的瓶頸作用。
“一方面是1月下旬信貸投放放緩,超量投放銀行被要求回收舊貸款,使得銀行系統內資本充足率下降的壓力驟然減輕。”銀河證券銀行業分析師葉云燕表示。“另一方面也使得銀行再融資壓力減小。”他同時解釋道。
《華夏時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分析師表示,“如果監管層繼續控制新增貸款投放速度,市場對銀行股的再融資預期也隨之有所緩解。”
根據銀河證券分析報告顯示,若按照今年7.5萬億新增貸款計算,則銀行業僅需補充4125億元核心資本,扣除農行上市的1500億和一些股份制銀行已公布的800億元融資計劃,未公布的資本金缺口將僅剩1825億元,相對此前預期已縮減近半。
而此前東方證券研究員金麟曾估算:僅工行、中行、建行、交行四家銀行就需要融資3500億元。但在最近,他突然提出,銀行再融資壓力遠沒有市場想象的嚴重,若銀行適度放緩信貸投放,同時按需降低分紅比例,僅靠自身利潤留存就可以支持今年信貸增量。
(許娜 編輯)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