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招商地產11億元佛山搶地 央企拿地將成主流趨勢

鉅亨網新聞中心


招商地產斥資11億元在佛山拿地,事實上,不僅是招商地產,央企拿地在進入6,7月后出現連續抬頭。預計下半年,大型的開發商,尤其是央企拿地或將成為主流趨勢。

據每日經濟新聞7月29日報道,今年以來,盡管遇到房產政策調控,而且公司增發受阻,卻依然未擋住招商地產的拿地熱情。從招商地產率先公布的中報顯示,截至7月,招商地產總土地儲備量已超千萬平方米。

而記者注意到,作為一線城市的廣州,國內不少房企在該地區的土地儲備量占比較大。而自2003年拿下首個廣州項目至今,招商地產在廣州依然僅一個番禺項目在售,盡管該項目是占地面積超百萬平方米的大盤項目,但未來或會面臨缺地少項目的窘境。

7月20日,招商地產聯手老伙伴會德豐,以5.24億元的價格拿下廣東佛山地塊。三天后,7月23日,招商地產再次聯合會德豐以5.8億元的價格競得該區域緊鄰的另一地塊。


在廣州缺地卻不拿地,頻現佛山市場,其意圖何在?市場人士認為,招商地產不是不想拿,是廣州的價格高,且沒合適的地塊。招商地產一貫風格和戰略就是不拿高價地,非常的謹慎。

7年未在廣州拍地?

7月27日,招商地產公布2010上半年業績,中報顯示招商地產在全國總土地儲備已超過1,000萬平方米,今年上半年新增土地儲備達46萬平方米。

而在今年銷售下滑、融資遇阻的情況下,招商地產在二線城市拿地依然是勁頭十足。但在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距離落地首個,也是迄今唯一一個廣州項目的時間,已時隔7年。

而在7年中,招商地產盡管頻現土地拍賣市場上,但從未真正意義上出手過。

對此,招商地產董秘劉寧表示,像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我們都是高度關注的,但我們也要考慮拿地價格。

“我們不是不想拿,是價格太高了啊。”在此前廣州一土地拍賣會上,一招商地產內部人士很是感慨說,高價拿下,必然要承受高風險。

而去年,招商地產總經理林少斌公開表示過,估計公司土地儲備會在2011年之后會出現不足。

11億佛山搶地

7月20日,招商地產聯手老伙伴會德豐,以5.24億元的價格拿下廣東佛山地塊。事隔僅三天,7月23日,招商地產再次聯合會德豐以5.8億元的價格競得該區域緊鄰的另一地塊。

“佛山地塊價格應該對招商胃口,一方面可以吸引廣州購買力,同時又有佛山市場的需求。”廣發證券房地產行業分析師沈愛卿認為。

“我們近期拿下的佛山地塊,這也算是廣州外延區域。”招商地產董秘劉寧對記者表示,佛山土地的價格合適,還有這個區域也非常熟悉。

他特別指出,同會德豐的合作已經很多年,大家對于地塊的有很多的同感以及共同目的。佛山是廣州的外延,招商地產也想以此來夯實整個華南市場的土地儲備。

“每個地產公司在全國的布局,都希望相對均衡。比如華南、華東的區域如果均衡,公司整體抗風險能力也會增強。”劉寧說。對于一線城市的項目,我們公司關注度都非常高。

或向大股東謀地

今年上半年招商地產的銷售面積為28.75萬平米,銷售金額為42.3億元,依照去年目標來算,僅約為去年30%,受調控政策影響比較明顯,這也意味著招商下半年銷售壓力較大。

“下半年銷售壓力確實有點大。”劉寧坦言,“從我們上半年中報就看出,實際銷售只完成30%左右,下半年有7成的盤要推入市場,我們將會在營銷策略上調整方式。”

招商地產雖然有超過1,000多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但相比恒大5,000多萬平方米、萬科4,000多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來講,就是“小巫見大巫”。

“我們不跟萬科、恒大比,而是跟自己比,這點并不象外界所說的是我們的弱項。”劉寧介紹,今年招商地產新開工面積就是200多萬平方米,而手上的土地儲備,只要我們適度開發,足夠未來3-4年的發展。

在采訪中,劉寧坦然道,“相比其他房企來說,超千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看似低,但這不是我們的弱項。我們的大股東在深圳蛇口有很多的土地儲備,我們完全可以向大股東再拿地,這方面我們并不擔心。”

“大股東的土地儲備為招商地產在未來發展上做了重要的支撐。”沈愛卿分析道。一旦市場成熟,大股東這些土地儲備可以注入上市公司轉換成優質的項目資源。而在今年政策調控的背景下,預計該公司產品雖然不會出現大的降幅,但其旗下公司或會根據市況作出調整。

央企拿地勢頭再起

事實上,不僅是招商地產,央企拿地在進入6,7月后出現連續抬頭。

由于受4月房產政策調控,信貸緊縮,房企融資舉步維艱等因素影響,在已公布的房企半年業績中,不少未完成去年目標的一半。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下半年不少企業將面臨降價銷售的壓力。

中原地產研究部最新報告顯示,監測的十大“標桿”房企今年上半年的購地金額達到857億人民幣,高出了2009年同期的水平3倍,總可建面積達2,381萬平方米。

該機構相關人士指出,新政出臺以后,盡管住宅市場大幅降溫,但由于各地政府均有優質地塊推出,有資金實力的央企并未完全停止購地,只是在地塊選取及競價上愈加謹慎。

此外,該人士指出,部分城市采取招標形式拿地,尤其在北京,60%的土地流轉將走招標流程,這對與政府關系良好的央企是重大利好。

預計下半年,大型的開發商,尤其是央企拿地或將成為主流趨勢。標桿房企中具備央企背景的保利、中海等有望獲益。

(王彥彥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