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費增速超全國平均水平,上海保險業力促"兩個中心"建設
鉅亨網新聞中心
“截至2010年6月底,上海地區保費同比增速達35.8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23個百分點。這是過去4個季度中首次超過全國保險市場平均增速。”7月28日,上海保監局舉行2010年上半年上海保險業情況新聞通氣會,介紹了今年前6個月上海保險市場基本情況,以及下半年工作重點。
危機影響已減弱
2010年上半年,上海保險業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77.22億元,同比增長35.85%,保費收入占全國原保險保費總收入的5.97%,排名第四。其中,財產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04.25億元,同比增長28.88%;壽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372.97億元,同比增長37.94%。
上海保監局統研處處長涂欣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上海保險業業務增速不斷提高,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壽險公司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高3.86個百分點,財產險公司增速雖然比全國平均增速水平低3.45個百分點,但較上季度末增速差已經縮小了6.8個百分點。
“財產險公司重點業務的發展十分迅猛,車險和企財險作為業務量最大的兩個險種,分別同比增長了30.03%和18.84%,帶動了財產險公司整體增速的提高。”涂欣分析,“隨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的逐步減弱,一些外向型險種增長出現了明顯提升。”
財產險公司業務快速增長的同時,經營效益也不斷提高。涂欣指出,上海地區財產險公司綜合賠付率為59.65%,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19個百分點;綜合費用率27.96%,和全國水平基本一致;承保利潤率7.2%,比全國水平高4.5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外資保險機構較多,這些企業的綜合費用率往往高于中資保險機構。因此,上海財產險公司經濟效益整體水平提高實屬不易。”涂欣透露,截至2010年6月底,上海財產險機構中承保虧損機構數量為11家,與第一季度相比減少了3家。
在壽險公司方面,受新會計準則的影響,分紅保險增長速度明顯加快。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壽險公司業務中,分紅險保險收入256.14億元,同比增長57.48%,占比接近3/4;相比之下,萬能險占比為13.14%,投連險占比為0.83%。
“新會計準則將萬能險和投連險保費收入不計入保險機構總保費收入的統計,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涂欣分析到。
配合“兩個中心”
上周參加了滬港金融合作第一次會議的上海保監局局長助理李峰說:“上海和香港保險業有很多合作機會,比如,在業務創新、人員交往等領域,這些合作將幫助上海實現建設‘兩個中心’的宏偉目標。”
目前,上海保監局已經啟動了一系列與“兩個中心”建設有關的課題研究。李峰告訴記者,今年下半年,上海保監局將推動個人稅延型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在上海盡快啟動,結合稅延客戶資料登記記錄,并配合上海市政府做好企業年金稅收優惠政策研究。
“坦率地說,個人稅延型養老保險存在一些政策性障礙,與前一個季度相比,至今沒有實質性進展。”李峰表示,“這項工作涉及財政部、稅務總局、人保部,需要統籌考慮全國的情況后,才能進行試點。”
相比之下,上海保監局在配合航運中心建設,大力推進航運保險發展方面已經取得了進展。數據顯示,2009年全年,上海進出口運輸保險、遠洋船舶保險、集裝箱保險免征相關營業稅1800多萬元。
“在此基礎上,今年下半年,我們爭取各級政府在貨運險、油污責任保險和無船承運責任保險上給予更多支持。”李峰向記者透露,“我們也正在考慮成立保賠協會,進一步完善航運保險體系。”
對于市場普遍關心的保險資金投資上海公租房一事,李峰強調稱:“尚未接到上海市政府的相關文件,保險資金的運用主要由中國保監會監管,目前,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的相關細則還沒有出臺。”
另據上海保監局辦公室主任王文璇透露,下半年,在全力以赴做好服務上海世博會各項工作的同時,上海保監局將著力加強基礎性建設,推動行業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特別是,加強信息基礎平臺建設。
記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已經開始實施交強險費率與酒駕因素相掛鉤制度,并調整出租車交強險費率浮動系數;同時,開展了“保險理賠員(車損定損)”職業技能鑒定項目,對保險公司車險定損理賠服務人員進行資質鑒定和分級管理。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