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蘇勢頭遠超發達經濟體,新興國家開始加息
鉅亨網新聞中心
3月25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表示,美國經濟仍需要美聯儲超低利率政策的幫助,但美聯儲已準備好一旦經濟擴張時機“成熟”,將撤走刺激舉措。而印度中央銀行19日發表公告宣布加息,分別將回購利率和反向回購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提高至5%和3.5%。
在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繼續維持“高水平貨幣刺激”時,巴西、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為應對不斷攀升的通脹水平而采取加息措施。但不管外圍經濟體如何動作,中國的經濟刺激政策退出有自己的步調。
2010年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將2010年世界經濟增長率的預測調高至3.9%。世界經濟復蘇的形勢令人欣喜,關于“退出”的爭論正甚囂塵上。
不過,去年底在迪拜爆發的主權債務危機已開始蔓延到歐元區,全球性的復蘇增加了不確定性。在這樣的背景下,全球貨幣政策走向了分化的十字路口。
數據表明,新興經濟體的金融體系在此次危機中幾乎沒有遭受重大損失。美國美林銀行預計,新興市場今明兩年的GDP增速均將達到6.3%,遠遠超過發達市場這兩年2.6%和2.9%的增速水平。
在當前環境下,盡管全球暫時不會出現大規模的退出行動,但由于退出策略不僅涉及到時機、節奏的把握,還涉及到方式及工具的選擇,各個經濟體間的博弈也因錯綜復雜的關系面臨風險。因為,如果一國選擇率先退出,而他國仍將維持或加大刺激力度,那么該國的退出計劃則很難獲得成效。
目前,全球經濟雙底衰退的風險還是存在。總體來看,西方經濟的復蘇一直較為緩慢,而新興市場基本具備退出條件,不過還要具體、看各個經濟體的經濟復蘇以及通脹水平的情況。退出的主要障礙還在于經濟的復蘇態勢,避免過快過早地退出導致經濟出現二次探底。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