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節能減排,需做好打持久戰準備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7-28 09:18


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只剩下約5個月時間。在不影響經濟平穩增長的前提下,節能減排注定是一場持久戰。節能減排任重道遠。

 一季度,我國單位GDP能耗不降反升,同比上升3.2%。專家預測二季度節能減排情況同樣不容樂觀。主要原因是經濟回暖、產值增加帶動能耗總量攀升,節能減排形勢嚴峻。面對高懸的節能減排目標,不少地方開始想辦法進行最后“沖刺”。太原市為了落實年內節能目標,準備在必要時候啟動節能預警調控。云南省也表示將調動一切可用力量,全力以赴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可見,節能減排需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但不少地方為實現節能減排目標而臨時采取嚴格的調控措施,也意味著為節能減排而節能減排的現象很難避免。如果在不少地方政府“臨時調控”的努力下,即使“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能夠最終完成,那么實現某個數字指標是否就意味著節能減排工作已落到實處?是否就意味著“集體沖刺”式的節能減排可以一再復制?

 盡管為節能減排設置短期目標有必要性,但需要認識到,節能減排是持久戰、攻堅戰,不是閃電戰。我國承諾2020年將實現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這意味著,今年絕不是節能減排的終點站,因此“臨時抱佛腳”式的節能減排沒有意義。切實貫徹落實節能減排政策,需要理性看待短期目標,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全過程。這不是說階段性的節能減排結果不重要,而是同數字化的目標相比,我們更應看重如何破除制約節能減排的體制性障礙,更應看重如何利用市場化機制促進節能減排的落實,更應看重如何完善后續監管、嚴格獎懲。


 那么,應如何保證節能減排政策持續推進?具體而言,首先,應建立地方政府節能減排問責制度。

 節能減排目標難落實,除了經濟增長的客觀因素之外,節能減排政策落實不力、后續政策缺位是重要原因。一方面,淘汰落后產能、限制“兩高”產業等節能減排措施直接影響地方經濟增速,政策落實存在阻力,效果大打折扣。更令人擔憂的是,不少地方名為推進節能減排,實際依舊唯GDP馬首是瞻,對于不能增加GDP的節能減排新工藝沒有興趣。

 其次,應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實現企業自主性節能減排。目前我國所采取的火電機組“上大壓小”等節能減排措施大多帶有行政色彩,而節能減排實際應是長期的和常態的,是企業的自發性行為。按照市場“優勝劣汰”原則,工藝落后、高耗能、高成本的技術工藝會被企業自覺淘汰。

 對于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而言,節能減排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只要各方高度重視,措施得當,經過不懈的努力,完全可以實現兼顧經濟穩定增長和節能減排的目標。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