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京津冀都市圈規劃出臺在即 天津濱海與上海浦東賽跑

鉅亨網新聞中心


京津冀都市圈等重點區域規劃將在2011年年初出臺,至此,與作為長三角經濟的發動機的浦東一道,濱海新區成為拉動中國沿海經濟的另一輻射源。

綜合媒體12月31日報道,《京津冀都市圈規劃》編制已近尾聲,有望在2011年初出臺。京津冀都市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秦皇島、石家莊、承德等十個城市,輻射土地面積約為9萬平方公里,輻射人口總數約為6000萬人,和長三角一道,形成大體量沿海城市群。不難發現,作為京津冀都市圈的發動機,濱海新區的輻射和帶動效應,正逐步呈現。


國家發改委的數據表明:09年底,濱海新區GDP總量3800億元,浦東為4000億元,浦東領先200億;2010年上半年,濱海新區GDP實現 2231.28億,浦東新區2226.63億元;三季度末,濱海GDP實現3550億元,浦東3300億元,濱海反超浦東200億以上。至此,與作為長三角經濟的發動機的浦東一道,濱海新區成為拉動中國沿海經濟的另一輻射源。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兩個“輻射源”:同樣的使命“兩個輻射源,對周邊形成不同的牽動導向。”浦東新區政府一位官員分析,浦東新區強調總部經濟,著眼于挖掘海外資源;濱海新區強調重工制造,著眼于周邊資源整合。兩者相克相生,最終殊途同歸,京津冀、長三角中心與腹地間,信息、物流得到充分流動,整體資源配置效率得到充分提高,實現了中央東部沿海整體開發構想。

浦東的開發開放,構成上海的新定位,就是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經濟中心四個中心,都是外向型概念,但又和廣東“三來一補”搞初級加工產業不同,上海直接走海外資本總部經濟的現代服務業路子,將工業化留給江浙,以達到輻射周邊,引發長三角增值聯動的效果。

和群雄環伺的長三角不同,2005年10月濱海新區啟動時,京津冀十個城市產業、功能雷同,低水平壓價競爭。

以天津港為原點劃100公里半徑,港口將近500個。為此,國家需要形成濱海新區核心產業區,對周邊資源形成吸納,進而對周邊區域形成輻射。

另據經濟觀察報報道稱,此外,國家還將進一步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發揮好已出臺的重點區域規劃和政策措施的作用。抓緊制定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實施指導意見及相關配套政策。

從2009年開始,中國先后出臺了13個區域發展規劃,并相繼上升為國家戰略。在“十二五”期間,一批新的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將繼續上升為國家戰略。有專家稱,區域發展規劃“遍地開花”將在2011年全面實現。

(付影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