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四大銀行尋求轉型 以應對營運上的挑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1-04 11:04
澳洲日報報導,最近幾週四大銀行公佈了一系列創紀錄的利潤數據,隨著金融業面臨更嚴格監管規定及數字技術顛覆等諸多挑戰,對金融重量級企業來說,這些財報的表現已經堪稱良好。
畢馬威對澳洲銀行全年財報作出的分析顯示,澳盛銀行(ANZ)、國民銀行(NAB)、聯邦銀行(CBA)和西太銀行在2015財年的總現金利潤增長了5.4%,達到300億元。
不過,它們的股本回報率從15.5%下滑到了15%。畢馬威警告道,由於銀行提高了它們的資本水平,這股下行趨勢可能還會持續。近幾週來,四大銀行在公佈利潤創新高的同時實施了澳儲行(RBA)利率週期以外的升息,上調了房貸利率,此舉遭到抨擊。
銀行在尋求“取悅”顧客、股東和監管機構的同時,聲稱監管機構針對銀行提高資本要求的做法迫使它們不得不採取行動。
畢馬威亞太地區銀行主管Andrew Dickinson表示,“接下來幾年,銀行管理層將需要展現真正的魄力,如果銀行過分追求維持股東的短期回報,那麼他們就面臨嚴重損害其長期特許權價值和聲譽的風險。”
“長期內,受到人口變化的推動,我們看到消費者行為和競爭態勢正繼續迅速演變,數字變革和金融科技競爭的出現給大銀行帶來了威脅和機遇。”
在四大銀行的全年財報中,它們的淨利息差幅繼續收縮,達到歷史最低的2.02%,與壞賬有關的費用也帶來又一股逆風,在2015財年裡增加3.63億元至37.6億元。
Dickinson說道,“收入和利潤率逆風,上漲的成本和資本水平以及惡化的信用質量前景都意味著,四大銀行將在未來一年面臨扭轉收益下滑局面的挑戰。”
他還稱,四大銀行升息的做法確實凸顯了它們在提高利潤率方面有一定的市場支配力,但也警告道,銀行需要平衡股東和客戶的利益。
另外,四大銀行的成本收入比率從45.6%下降到45.3%,畢馬威表示,現在銀行是時候從根本上改變它們的經營模式了,從而增強客戶體驗,降低成本。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