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創業板 創新型經濟之路從這里出發

鉅亨網新聞中心


創業板的推出,在落實自主創新國家戰略方面起到了明顯的推動作用,有助于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了創投產業鏈的進一步完善。盡管取得很大成就,創業板未來的發展之路還很漫長,機遇和挑戰并存。

據中國證券報10月29日報道,一年前,創業板在深交所開板交易。如今,掛牌公司已從開始時的28家增長到135家。創業板在過去一年中迅速發展,融資額接近1,000億元,有力支持了創新型企業的發展,落實創新型國家戰略的功能初步顯現。

中國證券報認為,創業板的推出,在落實自主創新國家戰略方面起到了明顯的推動作用。截至9月30日,創業板已上市的123家公司中有116家公司是2008年重新認證的新“高新技術企業”,占比達94.30%。上市為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創造了條件。從2009年58家披露年報公司的情況來看,研發支出金額總計8.23億元,平均每家公司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的6.6%,較2008年的5.76%提高14.58%。

創業板的推出,有助于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不久前閉幕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在這方面,創業板大有可為。截至9月30日,已經掛牌上市的創業板公司中,54家屬于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七大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為43.90%,其示范效應將對自主創新戰略的落實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創業板的推出,還促進了創投產業鏈的進一步完善。在123家創業板上市公司中,創業投資資金投資了85家,占比達69%,資金主要投資于高科技企業。按照9月30日收盤價計算,各類風險投資所投企業在創業板上市所獲得的平均投資回報率達11.36倍。

中國證券報認為,盡管取得了很大成就,創業板未來的發展之路還很漫長,機遇和挑戰并存。從宏觀來看,經過國際金融危機考驗,國際、國內經濟發展正醞釀深刻變革。一些發達國家謀求在危機中蛻變,推行“綠色新政”,發展低碳經濟、綠色經濟、環保經濟,正成為全球共識。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實現產業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更顯迫切。著力增強我國經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發展的內在動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推進節能減排,抑制產能過剩和高耗能、重污染的產業,是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性選擇。這為創業板加快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

從微觀來看,我國擁有豐富的上市資源,我國股份制企業眾多,2008年底達1.8萬家。創業板推出一年來,產生的巨大財富效應,還將激勵更多人創業。因此,困擾境外部分創業板市場發展的上市資源問題對我國來說并不存在。

不可否認,創業板在成長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成長的煩惱”,如發行價格偏高、高管辭職等問題。發展中的問題應該在發展中解決。如果我們用歷史的眼光來觀察就會發現,我國資本市場也曾出現過高市盈率問題。中小板市場在2007年7月至2008年2月期間月度平均市盈率最高達75倍。對于創業板出現類似的高市盈率問題,不必過度緊張。事實上,通過完善制度建設等方式來逐步解決這些問題只是時間問題。高管辭職也并不必然意味著減持套現。只要加強高管減持公司股票的信息披露,規范上市后短期內的高管辭職行為,就能減小高管辭職對創業板公司發展的影響。

從28家到50家,100家,1,000家……剛剛周歲的創業板,一定能夠通過對資本的聚集能力,為越來越多的“小巨人”企業高速成長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為落實創新型國家戰略提供強勁動力。我們相信,在中國經濟面臨轉型,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大背景下,在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的今天,中國創業板市場的明天更美好!

(毛崇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