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創業板周年觀察:制定退市制度 確保投資者利益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專家認為創業板退市制度必不可少,制定退市制度在提醒投資者相關風險同時也應該從投資者角度出發保護投資者權益。

據中新社10月29日報道,從首批28家創業板公司上市至今一年間,創業板上市公司已達到135家,但“中國的納斯達克”與真正的納斯達克不同,目前還沒有退市制度,業內專家在接受中新網證券頻道采訪時表示,退市制度必不可少,而制定退市制度在提醒投資者相關風險同時也應該從投資者角度出發保護投資者權益。

優勝劣汰優秀企業才能得以保留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在接受中新網證券頻道采訪時表示,堅決贊成推出創業板退市制度,并且主張“一退到底”。她指出,納斯達克就是經過了這樣反復的上市、退市洗禮,納斯達克最高的時候有6,000多家公司,現在比峰值時少了2,000多家,而平時也經有企業“上上下下”,這樣“才能真正保留一些有成長性有競爭力的公司”。


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金巖石也對中新網證券頻道表示,在美國納斯達克市場,平均每年要淘汰8%,早期淘汰率更高,一個月有60多家公司退市。他建議,嚴格執行程序性退市,規定目標、規定指標,自動發預警,程序性退市制度一定要特別明確。

而正是因為目前退市制度的缺失,可能給創業板市場帶來很多負面問題。左小蕾提出,沒有退市制度,就難以培養出有成長性有競爭力的公司,基本面不好的企業就可能肆無忌憚,甚至可能妨礙優質企業合理的融資需求,形成“劣幣驅良幣”的不良結果。

需從投資者角度出發制定退市制度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在接受中新網證券頻道訪問時認為,一旦退市制度推出后,肯定會有退市公司出現。但是現在還沒有退市制度,投資者可能沒有這個風險概念,所以創業板市場的投資風險是比較大的,雖然政府一再說“投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但因為沒有退市制度也沒有公司退市,所以很多人沒有深刻理解這句話。

他提示,創業板不像主板那么“仁慈”,主板還有特別處理,而創業板沒有,說沒就沒了,如果退市率1%-2%還無所謂,5%還是有點心疼,超過10%就要相當重視了。而創業板公司退市是遲早出現的事,要知道成熟市場是退市的比留下的多,投資者要明白這個道理,增強風險意識。

現在問題是還沒有退市制度,投資者即便有這個風險意識也不知道該如何防范,如果沒有相應的保護制度,公司退市后投資者權益就可能發生損失;而管理層也可能擔心企業退市后投資者會出現過激情緒反應,而投資者也可能因為財產損失出現不滿情緒。

因此,左小蕾提出,退市制度是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監管層要堅決執行,不執行、猶猶豫豫就搞不成;第二,上市時要跟投資者說清楚,不用在退市后出現各種情緒化的反應,要能承受可能發生的風險,當然對于公司來說,如果退市了,也要對投資者負責任,企業不能上市圈錢之后退市走人。

(毛崇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