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銀行頻道春節特刊:理財市場賺取高收益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一年一度的傳統新春佳節就要到了,春節對於中國人來說意義重大,走親訪友、拜年紅包、采購年貨等成了地球人都知道的不可小覷的花銷。對於既買股又投基的投資者來說,花銷過后剩余的錢可不能讓它睡在賬戶上,如何在春節期間巧理財?如何讓剛剛發到手的年終獎“錢生錢”?是否該持股過年?小編特為網友獻上幾個妙招,僅供參考。
忠實的股票粉:
持股不動
對於目前持有股票,且對資金不存在短期使用計劃的投資者來說,我們參考了歷史上春節前后的股市表現后,建議持股的投資者按兵不動。
我們統計了2010年初至2014年期間春節前后的上證綜指表現情況。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4年春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的市場表現,除了2014年春節前微跌0.82%以外,其余4個年份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均收漲,按時間順序這5個年份的上證綜指漲跌幅分別為1.09%、0.30%、1.00%、0.57%、-0.82%,可見春節前交易日出現系統性風險的概率極低。
而從春節后十個交易日來看,歷史上股市的表現也較強。2010年至2014年,以春節后十個交易日滬指區間表現看,上證綜指的5個區間漲幅分別為0.48%、2.76%、1.18%、-6.90%、5.76%。
從歷史上春節前股市表現來看,今年春節前2月16日、17日兩個交易日出現股票大幅下挫的可能性較小,目前看來,實體經濟雖然不佳,但股市熱度較前兩年要高,短期並不存在資金使用需求的投資者可繼續持有股票。
建議投資者在春季開始后,觀察市場情緒及重倉股表現,再決定賣出或繼續持有的操作。
保守投資者:
貨基是最佳選擇
對於保守型的投資者,如退休老人、預備在節后使用資金的人等而言,其設定時對資金流動性有比較高的要求,在收益上偏好短期穩健收益。在春節放假期間仍然可享受收益的貨幣基金,自然是設定的不二選擇。
由於上周24只新股密集發行,加上年末資金壓力,短期利率有小幅上升,因而,貨幣基金在春節前及春節期間的收益率大概率會高於平常的收益率。不少貨幣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已經重新回到5%以上。春節長假后,投資者只需要直接贖回貨幣基金,本金及節日期間的收益就可以落袋為安。
但是,春節前多只貨幣基金關門謝客,暫停了貨幣基金的申購,僅有小部分貨幣基金仍然開放申購。值得一提的是,貨幣基金申購有確認程式,開市期間當日15∶00前申購,第二天即可確認;若是當日15∶00之后確認,第二天才能確認申購,第三天方可享受收益。因此,目前市場上多只貨幣基金的必須在2月13日申購,方可保證享受到貨幣基金在長假的收益。
而錯過2月13日之前買入貨幣基金,又看空股市的投資者,可通過證券賬戶在二級市場直接買入場內貨幣基金,當日15:00前交易成功后即可確認份額,第二天可分享收益。
目前,場內貨幣基金包括易方達保證金全收益、招商保證金快線、匯添富收益快線、易方達貨幣、南方理財金、博時保證金、銀華日利、華寶添益(愛基,凈值,資訊)等8只交易型貨幣基金。
另外,對於春節期間預計有較大開銷的投資者而言,持有貨幣現金是最佳選擇。
理財市場春節效應吸人眼球 最多可提高50%收益
隨著春節的臨近,不少市民已經領到了年終獎“紅包”,手頭的現金多了起來,而銀行也不失時機地啟動了“春節行情”,多家銀行均推出了春節專屬理財產品,部分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都接近或超過6%。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來看,央行降準對理財產品收益率影響不大,季末效應依然存在。理財市場進入“春節模式”,各種理財“年貨”收益吸人眼球。多家銀行爭相推出針對春節的理財產品,有的可“預支”收益,更有平臺推出了額外提高50%收益的活動,寶寶類產品收益也重新站上了5%的水平。“5萬起5.75%,10萬起5.8%。”雖然沒有沖上年化收益6%的“坎兒”,少數銀行推出春節理財產品。銀行工作人員稱,這款產品經有眾多客戶咨詢了,預計會是“爆款”。
據金融界金融產品研究中心統計數據,2月5日至11日這周,共有1105款銀行理財產品發行,發行數量與上周相比增加了368款產品,發行量創新高;理財產品平均期限126天,與上周理財產品平均期限119天相比,期限變長。市面上的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在6.00%及以上的理財產品共58款,環比增加,其中最高預期收益達6.80%。“各類寶寶其實也較早進入了春節季。”以某銀行的掌柜錢包為例,7日年化收益也在2月上旬回到5%左右的水平。而不少寶寶類產品,為了宣傳以及出於吸引新客戶的考慮,還推出了“額外增加50%收益”等活動。
每年春節前,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都會迎來一個“小高潮”,今年也不例外。走訪光大、浦發、中信、交通銀行等多家銀行看到,最近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和收益率節節升高,多家銀行更是推出“春節專屬”理財產品。比如,一家股份制銀行推出的99天、182天春節理財兩款產品,由於預期收益率均達到6%,早被搶光。另一家股份制銀行推出了春節年終獎理財計劃,期限為182天,收益率為5.85%。華夏銀行一款理財產品最高年化收益率為6.5%。值得注意的是,國有銀行也加入春節理財大戰。一銀行一口氣推出了四款春節專屬理財產品,均為保本保收益型,收益率達5%。初步算筆賬,光大銀行期限為170天、利率為5.6%的5萬元起存的產品,可得利息1304元。民生銀行期限為127天、利率為5.7%的10萬元起存的產品,可得利息1983元;期限為182天、利率為5.65%的10萬元起存的產品,可得利息2817元。
一些理財經理表示,因為春節將至,銀行又經歷了2014年底央行對存貸比的調整,以及將同業存款納入存貸比統計口徑等新政策的影響,使銀行同業市場上存款漲價。而銀行增發高收益理財產品,一方面是接近年底,投資者手中閑錢有所增加,提高收益率能吸引更多投資,另一方面則是各家銀行都希望開門紅,因此還是會把好的資源在春節前夕投放。
此前央行“降準”措施在短期內對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無太大影響,而本周恰好為商業銀行上繳存款準備金的時間點。加上春節的臨近,金融機構在上繳存款準備金的同時,還需應付節前儲戶集中提現需求。因此,節前理財產品收益率迎來短期上升。
一家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經理向記者推薦了該行的兩款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都達到了6.1%,期限分別為42天和98天。銀行理財師建議,對於不少產品推出的這些“預支收益”、“收益翻倍”的活動,投資者在選擇時務必考慮其中風險。
[NT:PAGE=$] 銀行理財大打“春節牌”
春節臨近,不少商業銀行緊盯百姓手中的年終獎,紛紛推出春節專屬理財產品,專打“春節牌”,掀起一波理財的小高潮。
應對集中提現 銀行爭搶資金
“春節股市休市,而春節前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上升不少,我打算先選擇一些短線的理財產品,年后再投身股市。”正在工行北京分行公主墳支行挑選理財產品的李先生說,他考慮一款44天的短期保本理財產品,收益率約為4.25%。
近期,不少銀行趁勢推出春節專屬理財產品,工行推出了“洋洋得意”春節系列,民生銀行推出“春節特別款”,招行、平安、杭州銀行等也都推出一批短期理財產品。這些理財產品大都在春節期間發售,期限在一個月和半年之間,收益大多在5.5%至6%之間。
銀率網理財分析師指出,春節來臨,金融機構需要應付隨之而來的儲戶集中提現需求,趕上春節股市休市,會有不少資金流出,各大金融機構都會爭搶,因此春節期間理財產品具有良好的投資機會。
“2月初,降準使得市場流動性有所放松,資金價格下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一度走低,卻在春節前夕掀起一波高潮。”光大銀行北京分行私人銀行中心總經理王芳說。
基金公司“閉門謝客” 想買需要提前安排
不過,在銀行發力攬客的同時,不少基金公司卻“閉門謝客”了,一些貨幣型基金公司紛紛發布暫停申購的相關公告,因此想要在春節期間享有貨幣基金的收益,投資者需要提前購買。尤其是余額寶等貨幣基金類的理財“神器”也會在16日下午3點后不能轉入轉出資金。
工行北京分行公主墳支行國際金融理財師魯婧建議,除了一些基金產品,節日期間銀行發行的理財品種還是較為豐富的。投資者購買時要多關注產品風險,結合自身現金流需求做好資產設定。由於宏觀風險和個人風險難以預計,最好不要把資金集中投放在某一類或某一款理財產品上,固定收益類理財風險相對可靠,如果現金需求不是很強,可以考慮半年以上期限以鎖定收益。
王芳分析認為,年后貨幣政策放松的概率進一步增大,市場降息的預期加大,投資中長期產品更有利於資產保值增值。“較為保守的投資者最好抓緊時間到銀行辦理中長期理財,鎖定穩定收益;與此同時,降準對股市和債市利好還會逐步顯現,風險容忍度較高的投資者可以選擇與股市、債市掛鉤的理財產品。”
專家表示,盡管股市休市,但黃金、原油等交易市場仍然可以投資,具有一定投資經驗、對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投資者可以考慮選擇投資紙黃金、紙原油這類高風險類理財投資產品。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