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取消股票投資比例上限企業年金投資比例醞釀調整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12-30 11:10


被視為養老保障體系第二支柱的企業年金的投資現狀一直為市場所關注。據了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就《企業年金基金監督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擬對企業年金的投資管理做出調整,投資比例放寬、投資成本降低、投資更趨靈活將是此次調整的主基調。

《草案》擬提高固定收益類投資比例的上限(從50%調整為95%),并調低流動性投資比例的下限(從20%調整為5%)。雖然權益類投資比例的上限(30%)未作調整,但取消了其中對股票投資比例上限為20%的限制。

一家企業年金的投資總監直言,“這意味著企業年金的投資成本降低,相應的投資收益提高,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會激發企業對年金的投保需求”。

投資比例放寬


企業年金“管家”目前參照的投資標準,是2004年頒布的《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試行辦法》(勞動保障部令第23號)。具體投資要求為:固定收益類產品的投資比例不高于基金凈資產的50%;流動性產品的投資比例不低于20%;投資權益類產品(包括投資性保險產品、股票基金等)的投資比例不高于30%,其中股票的投資比例不高于20%。

作為職工的“養命錢”,如是規定無不體現出對企業年金投資運作安全性的重視。然而,隨著年金運作的日趨成熟,業內普遍認為,上述投資規定相對保守。

一家養老險公司投資負責人告訴記者,因為退休員工年金領取規模占企業支出比例較小,因此,從資金特質上來說,年金實際上對流動性的要求沒有那么高。“舉個例子,在股票市場不好的情況下,由于固收投資比例的上限是50%,因此,我們只能持有大量現金,這樣無法保證收益率。”

而此次《草案》的調整,無疑增加了年金的投資靈活度。“草案對投資產品進行了細致的劃分,但投資范圍沒有太大變化。但業內最關注的投資比例有了較大調整,尤其是固收投資比例的上限從50%上調為95%,并調低流動性投資比例的下限,在高通脹、加息周期預期下,增加固收比例,無疑有助于增加年金的長期投資回報率。”上述負責人坦言。

與此同時,盡管《草案》對權益類的投資比例沒有調整,但取消對股票投資比例上限為20%的限制,則加大了潛在投資的可能性以及降低了投資成本。一家企業年金投資管理機構負責人說,“過去因為對股票投資有20%的上限,因此剩余的10%就去買股票型基金,買股票型基金就意味著要去開戶要付管理費,這是一筆不小的成本。現在考慮到企業年金管家都有專業的股票投資團隊,草案取消了單獨對股票投資的比例上限,這意味著在整體風險可控的情況下,直接提高了資金運作效率。”

截至2009年底,我國企業年金基金規模達到2525億元,按過去4年平均每年增加461億元的增長速度來估算,2011年企業年金基金規模將達到約3450億元。業內人士表示,若《草案》明年開始實施,預計最多將有逾1000億元企業年金資金可直接進入股市。

集合計劃明確

除投資比例放寬外,《草案》的另一亮點就是業界呼吁已久“集合計劃”。所謂的集合計劃,是指同一受托人將多個委托人交付的企業年金基金,集中進行受托管理的企業年金計劃。

中小企業因為資金規模小,實行單一計劃面臨著成本高、投資操作難度大、投資收益低等問題。而集合計劃可以滿足大量中小企業的養老保障需求。據了解,目前企業年金“管家”已經操作了數十個集合計劃,而《草案》就集合計劃的概念、合同備案、委托人的加入與退出等內容作了原則規定,為建立企業年金集合計劃提供了依據。

不過,當前草案對“集合計劃”的規定相對寬泛,預計下一步還將出臺配套細則。據一家企業年金投資管理機構負責人透露說,“與之前操作的集合計劃相比,新版集合計劃的投資成本將大大降低。以前的集合計劃是二次收費的,即只能買基金,但未來可以直接投資股市。不過,最后是否會被客戶接受,關鍵還是取決于我們實際做出來的業績”。

據相關機構預測,今后五至十年,我國企業年金規模每年將新增500億元左右,這對保險機構而言機不可失。目前保監會正鼓勵保險公司開發變額年金、個人稅延型養老保險等產品,增強產品的投資功能和賬戶管理功能,提供更多繳費領取服務,一定程度上還能抵御通貨膨脹。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