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擔憂增長下滑突顯經濟形勢復雜性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5-27 08:57


擔憂當前中國經濟增長可能面臨下滑風險,已成為一個熱點話題。但是,我們要考慮經濟高增長是否需要有經濟基本面支持的問題,特別是缺乏基本面支持的經濟高增長將加劇經濟中的供求矛盾、結構性矛盾和通脹壓力,這將使未來中國經濟付出高昂代價。所以,我們要理性判斷經濟增長及其經濟增長率,并據此采取更合適的宏觀調控政策。

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11.9%的增長率,令全球矚目。但高興不久,又開始擔心了。不僅有人擔心所謂的“前高后低”,甚至有人憂心忡忡二次探底。經濟形勢確實是夠復雜的。盡管這種復雜性來自于多個方面,但對我們期望的經濟增長及經濟增長目標判斷一直困擾著我們。這不僅增添了我們判斷經濟形勢的難度,而且也給宏觀調控留下了更多的問號。

中國需要經濟基本面支持的高增長率

經濟形勢的復雜性首先在于對經濟增長的判斷,即我們希望得到什么樣的經濟增長及經濟增長率?


今年一季度GDP增長高達11.9%,許多崇尚經濟增長、特別是經濟增長率的學者還是找到了經濟高速增長的理由:一方面,很多經濟學人不約而同的“歡呼”中國經濟的“V型”反轉;另一方面,也有人不失“邏輯地”解釋,這是在去年一季度GDP處于V字的底部形成的,高增長與基數低有關。因此,經濟高增長仍然是恢復性的。甚至,還有人擔憂,今年經濟增長率可能會出現“前高后低”的走勢。這無疑增加了今年上半年宏觀調控的難度。

許多人擔心,如果上半年調控相對緊縮的話,下半年恐怕又要“反向操作”了。但從今年前5個月宏觀調控情況分析,以央行為代表的宏觀調控部門并沒有為“經濟的V型反轉”推波助瀾。難道央行不知道這個道理?恐怕這也說不過去。在當前國內外越來越復雜的背景下,確實宏觀調控變得越來越復雜了。

因此,有人開始嘗試要求暫緩已有的緊縮政策、甚至要再度放松宏觀調控政策。其實,這種主張的真正目的是希望經濟盡可能高增長,達到8%甚至超過10%。難道追求高的經濟增長率錯了嗎?

哈佛大學教授肯尼思·羅格夫4月15日在英國《金融時報》文章《下一個泡沫在哪里》中提到過一句話:“對于投資者和決策者而言,真正的挑戰,是如何覺察出具有系統危險性的偏離經濟基本面的跡象,因為它們對于經濟穩定性構成的威脅,不僅僅是價格的波動。”雖然他說的是關于“下一個泡沫在哪里”,我借用這句話是想說,對于中國的宏觀管理決策者和研究者而言,真正的挑戰是如何覺察出經濟增長、尤其是經濟增長率是否能夠獲得中國經濟基本面的有效支持?高增長是否會對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構成威脅?或者說,我們需要有中國經濟基本面支持的經濟增長率。

實際上,雖然2009年和2010年8%的經濟增長率目標是2000年以來最低的,但這是在中國經濟連續兩位數增長基礎下的8%,并不是一個低的增長速度。即使有人質疑8%的可信度,但目前似乎還沒有更有說服力的百分比數據來代替。這樣,我們是否可以換一個角度考慮問題,如果前幾年中國經濟增長率是8%甚至更低,是否會獲得更好的經濟基本面支持?是否會減緩中國經濟日趨嚴重的供求矛盾、結構性矛盾和通脹壓力?

由于經濟學很難像自然科學那樣以實驗予以證實,這就是問題的復雜性。這就需要我們能及時覺察出,中國經濟基本面是否支持8%以上的經濟增長率?

要考慮經濟高增長的代價付出

經濟形勢的復雜性還表現在,我們是否值得為了高經濟增長率付出高昂的代價?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實際上,這次金融危機后,中國GDP的恢復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投資特別是政府投資拉動的。這種經濟增長模式的最大問題是缺乏經濟增長的內生性和持續性。特別是,如果持續以投資(包括地方政府投資)去推動經濟增長的話,這將加劇中國經濟運行中的一些基本矛盾,包括供求矛盾、結構性矛盾。其中,供求矛盾主要體現在: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增長緩慢,難以支撐高經濟增長(如近10年來農業增長率始終處于3%左右);而中國經濟高增長對外部資源的依賴越來越重,全球資源供求矛盾壓力上升。另外,包括三次產業、內與外需、地區發展不平衡等結構性矛盾仍將存在。

在將應對金融危機作為頭等大事背景下,供求矛盾與結構性矛盾似乎都退為“次要矛盾”,此時推動經濟增長、特別是高經濟增長率才是頭等大事。但是,經濟中供求矛盾、結構性矛盾并不會自行削弱。問題的嚴重性在于:經濟高增長,遮掩了不斷積累、加劇的供求矛盾與結構性矛盾。

這表明,經濟高增長難以掩蓋中國經濟中出現的供求矛盾與結構性矛盾。或者說,經濟過高增長甚至會加劇供求矛盾和結構性矛盾,由此很可能偏離中國經濟基本面的有力支持,并將威脅到中國經濟的穩定性。

中國經濟發展史上有很多類似的情況。一切看似偶然,其實并不偶然。例如,經濟增長過快——物價結構性上漲——全面通貨膨脹,這一發展路徑很難避免。但是,人們很容易忽略經濟增長與物價上漲之間的本質聯系,結果是經濟增長率過高,構成供求平衡壓力,加劇供求矛盾,最終體現為物價上漲或通脹壓力。

雖然這次中國經濟的回升是在國內外特殊背景下實現的,但經濟增長仍然不能脫離中國經濟基本面的支撐。更重要的是,中國經濟增長必須以中國經濟基本面為基礎、以中國經濟的穩定性為目標。

盡管中國經濟基本面中存在許多好的方面,但不可否認也存在供求矛盾、結構性矛盾、通脹壓力等問題。而且,這些矛盾和問題又是與經濟增長率密切相關的。實際上,在連續兩位數經濟增長所累積的供求矛盾、結構性矛盾和通脹壓力下,要想實現控制物價上漲的目標,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對經濟增長或經濟增長率的“判斷和認識”。我們必須客觀地判斷,才能直面當前“復雜”的經濟形勢。

問題確實矛盾而又復雜。

薩謬爾森認為,“專家們所能做的是指出可實行的各種可取之道,以及不同決定可能要付出的實際代價。并且,理智仍然必須把屬于感情領域的東西交給感情去作出抉擇”。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