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周年觀察:解析解禁潮沖擊和高管套現路徑
鉅亨網新聞中心
10月30日創業板迎來周歲生日同時迎來首批28家公司限售股解禁,業內人士認為創業板解禁潮對A股市場和創業板本身的沖擊都不會太大。
據中新社10月28日報道,10月30日創業板生日之際也是其首批28家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之時,Wind數據顯示,創業板本次解禁總量為11.99億股,相對于創業板目前流通A股來講可謂巨量,但業內知名分析人士接受中新網證券頻道采訪時卻認為,解禁潮對股市沖擊并不大,并對高管可能的減持手段做了分析。
解禁潮對市場沖擊不大
Wind數據顯示,創業板本次解禁總量為11.99億股。其中解禁限售股占總股本比重超過40%的有4家:樂普醫療、立思辰、機器人和華誼兄弟;解禁數量占總股本小于10%的有4家:神州泰岳、愛爾眼科、鼎漢技術和華測檢測。在首批28家公司中,本次解禁股份數量排名前十位的公司分別為樂普醫療、華誼兄弟、立思辰、吉峰農機、機器人、金亞科技、銀江股份、網宿科技、安科生物和漢威電子。上述10家公司本次解禁的股份合計達到了8.9億股,占全部解禁股份總數的74%左右。
不過專家卻認為,創業板的解禁潮無論對A股市場還是對創業板本身沖擊都不太大。
首先,創業板的解禁潮不會對A股市場有太大沖擊。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金巖石在接受中新網證券頻道采訪時表示,創業板的解禁幾乎不會有太大影響。他認為,首批28家公司集中減持,對28家個股會有一些影響,但也恰恰是一個機會,讓市場看到好公司有更好的投資機會。28家創業板的總市值很低,即使全部減持也不會對整個股市帶來實質性的沖擊。創業板市值在A股還是個很小的分支,A股流通市值差不多有16萬億,而創業板總市值才5000多億,所以不是大問題。
其次,創業板的解禁潮對創業板本身沖擊也不大。金巖石提示,28家公司所占的比重,不到創業板100多家上市公司的四分之一。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也對中新網證券頻道表示,限售股解禁的沖擊在中小板上也出現過,但也沒把中小板沖下來,中小板與創業板有類似之處,自然不會對創業板產生多大影響。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解禁洪峰是創業板頭上的堰塞湖,股東減持意愿或相當強烈。華泰聯合證券分析師劉湘寧認為,創投機構通過股份上市后的轉讓為退出手段,其低廉的投資成本決定一旦股份解禁,創投機構一定會盡可能快地撤出。對個人股東而言,在股權實現大幅增值后,利用高估值減持股票也可以迅速實現個人財富積累,回避公司經營的長期風險。
持股者減持或現三種方式
華泰聯合證券報告表示,高估值將是解禁后高減持的主要原因。9月29日財匯數據顯示,創業板首發上市的28家公司,平均市盈率為66.74倍,超過45.89倍的中小板,遠高于36.45倍的深圳主板。與此同時,創業板上市公司2010年半年報的收入和利潤卻不及同期深圳主板和中小板。
招商基金認為,高比例創投持股是解禁后減持的另一主要原因,創業板的解禁股份很多都不是產業資金,而是中、短線的創投資金,這些資金兌現利潤的愿望非常強烈,部分創投股東會選擇見好就收。
對于高管套現出貨李大霄預測或有三種方式:一是不顧一切出貨法;二是螞蟻搬家出貨法;第三是拉高股價慢慢出貨法。李大霄認為,這三種方法都有可能,“第一種是最猴急的,最傻的,第二種是最隱蔽,第三種是最高超的”。
(毛崇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