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不止手機變電腦 微軟的野心是反殺掉蘋果?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1-03 09:35


本文來自太平洋電腦網

在今年十一長假期間,微軟舉辦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發布會。這場發布會不僅讓網友們戲稱“微軟”終於成為了“巨硬”,而微軟的股價也因此大漲,比爾蓋茲也因此重登世界首富寶座。


這場發布會中,最吸引眼球的莫過於增強現實設備HoloLens的商業版本與微軟自家的黑科技筆記本Surface Book。但讓最能體現微軟野心的,恐怕還是那一個與Lumia 950/950XL配套使用的Dock上面。

移動時代撼動微軟帝國

早在2007年喬布斯拿出第一代iPhone之時,雖也有人預測過這種手機形態給人們帶來的便利,但沒有人會想到接下來數年內移動浪潮居然會如此劇烈。

在商業上,一個個基於移動市場的創業公司競相崛起,而老牌科技巨頭也紛紛加速自己的移動業佈局。你能夠想象如果騰訊沒有做出微信的后果是什麼嗎?那必然就是被新興的創業公司所替代,而微軟也正面臨和騰訊一樣的問題。

但遺憾的是微軟並沒有騰訊那麼好的運氣,因為微軟還沒造成自家“微信”之時,市面上就已經有兩個移動系統成了氣候,一個叫iOS,另一個叫Android。

由於“先入關中者為王”,即便微軟將WindowsPhone做得再好也是無濟於事,況且在很長時間內WindowsPhone本身也並沒有相對Android與iOS有明顯優勢(至少大多數開發者和用戶是這麼認為的)。

UWP只是WindowsPhone的破局之法?

開發者不積極會導致WindowPhone第三方應用稀少,第三方應用稀少又會阻礙消費者選購WindowsPhone硬件,而 WindowsPhone硬件的用戶量稀少又會進一步讓開發者喪失對WP平台的信心。微軟顯然看到了軟件與硬件上的惡性循環,所以才冥思苦想出了今天我們 要討論的這一話題——UWP。

在今年五月底,微軟在Build2015大會上宣佈了一個名為Project Astoria的WindowsPhone改進計劃。該計劃使得Android應用可以几乎不加修改就跑在WindowsPhone系統之上,所有人都以 為微軟這是要借Android的勢力來擴張WindowsPhone的應用生態,殊不知這其實只是微軟UWP計劃中的“一小部分”。

但微軟露出的真正獠牙,其實是Universal Windows App,即微軟通用應用計劃。該計劃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所有設備都共用一個作業系統,程序員只用編譯一次軟件就可以跑在電腦、手機、穿戴等多個設備平台 上,微軟也推出了相應的彈性設計規範以保證每個設備擁有相似的體驗,甚至還考慮到了程序員在某些設備上可能會用到的特殊API。

微軟不 僅提供了Android應用轉化為Universal Windows App的工作流程,甚至還有iOS應用、HTML應用甚至是Windows案頭版軟件的轉化。看樣子,微軟是想要創造一個能夠適應不同設備的“大一統系 統”,但微軟的野心僅僅只有這樣而已嗎?

蘋果的分立式系統生態存在什麼問題?

如果拿蘋果作為參照,我們會發現蘋果的iOS、Mac OS、Watch OS、TV OS全部都是孤立封閉的應用生態,不僅設備採用的硬件不同,系統API不同,甚至連商店也是完全分開的。開發者必須針對每個平台單獨開發應用,然后再分別上架到對應的應用商店。

微軟的做法則完全相反,UWP計劃允許開發者調用對所有設備均通用的WinRT API,這意味UWP應用能以單一安裝包的形式安裝在不同設備上,而且微軟還會提供Windows應用商店作為一個統一分發渠道分發到不同設備。

系統分立與統一,似乎在任何領域都是爭論的焦點。分立雖然能保證單個設備的用戶體驗,但如果有協作需求生就會生溝通障礙;而統一雖然能夠保證協作的高效性,但單個設備的體驗可能又不夠個性化。

所以蘋果也試圖將不同設備的系統串起來,譬如Hand off就是這樣一項功能,用戶可以在Mac OS上接到iPhone的電話、短信、郵件等等。但Hand off的問題在於,所有設備都需要開啟藍芽或是在同一個Wifi網絡之下才能啟用這項服務。

蘋果這麼做的原因,就是因為不同設備間協作屬於分散式計算的範疇,這對於網絡的同步性要求極高。所以蘋果僅允許同一WIFI網絡下或是近距離藍芽連接才 能使用這項服務。但即便如此,分散式計算內生的複雜性也使得Hand Off的響應時間總會慢上那麼一點,Mac上的來電提醒總會滯后於iPhone響鈴幾秒鐘,這就是分離式系統協作所無法逾越的障礙。

從單系統多設備到單設備多界面

我們再來看微軟,Windows 10的UWP平台讓不同設備共用一個系統成為可能。雖然這種統一雖然能解決開發者重覆勞動以及應用分發的問題,但上述分散式計算帶來的協作問題卻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即便共用一個系統甚至是一個軟件,不同設備之間互聯互通也還是需要網絡連接,依然是屬於分散式計算的範疇。所以微軟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將手機變成電腦的概念推上前台。這就將“但單系統多設備”的概念推進到了“單設備多界面”上,是非常大的跨越。

由於UWP應用可以自適應運行在不同尺寸的設備上,而且現在CPU都是通用計算架構,所以你很容易就能讓一款硬件設備具備輸出不同尺寸軟件環境的能力。這樣一來,多個設備就可有可能由一款設備來“完全模擬”,分散式計算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比如一部Lumia 950外加一個Display Dock,你就可以把手機當成電腦使用。你再不用煩惱手機與電腦的互聯互通,因為它們本質上就是同一個硬件,你的手機就是你的電腦,而且同樣地事情還能發 生在所有具備計算能力並且能運行UWP應用的硬件上。白了,微軟就是通過UWP平台實現了一個以前在科幻電影才有的場景:任何設備都可以當做電腦使用。

想象一下,如果發展出一種技術讓人類體內能夠植入CPU晶片,通過藍芽或是其他連接,我們就完全可以通過外部不同尺寸的公用顯示屏進行操作。這時候我們需要的,就是一個可以適應不同屏幕尺寸與API的通用作業系統及應用,而微軟做的正是這件事情。

手機的未來是隨身計算中心

雖然人體植入晶片還是比較遙遠的事,但手機變成電腦卻是可行性非常高的。目前大多數人所需的電腦性能無非是看看網頁、視頻,最多編輯一下Word文 檔,這對於目前主流手機SoC來完全不成問題。而且目前USB-Type C介面也整合了顯示、充電、傳輸數據等功能於一身,手機變成隨身計算中心真的是很有可能發生的一件事。

如果這就是手機的未來,人們以后會不會就習慣於帶手機到單位之后插上Dock工作呢?你再不用煩惱手機與電腦之間的互聯互通,因為你的手機就是你的電腦。

假如微軟真的率先建立起這套系統,那蘋果的處境就會變得有些微妙了。當然,現在也有消息稱蘋果將合併OSX與iOS,這樣就和微軟的策略相一致了。我們不妨靜待這兩家巨頭,看誰能夠一統天下吧。

文章標籤


Empty